咖啡與旅行系列四
京都進進堂咖啡
2024年10月18日
記者陳俊傑/日本報導
圖:創立於1930年的進進堂是京都第一家咖啡店
如果在京都,我的時間只夠去一家咖啡館,我的首選一定是京都大學對面的「進進堂」。1930年留法的老闆開了這家店,咖啡沒什麼特出之處,但是一杯咖啡、一碗牛肉咖哩湯加一個牛角麵包,不用1000日圓,真的太佛心了。
從下鴨神社沿著「今出川通」一路走來,經過京都大學,到進進堂喝杯咖,再沿今出川通的舊書店區走到銀閣寺、哲學之道,走到南禪寺的藍瓶咖啡京都一號店,是我百走不厭的「私房散策路線」。
圖:進進堂的咖啡還是保有「昭和風」。在這裡,台灣的美式叫「黑咖啡」,它的美式則加了牛奶,並附上兩顆方糖
圖:店後方的空間,堆滿了了日本國寶級大師黑田秋辰製作的桌椅
圖:以附近居民及京都大學的學生為主的地區咖啡店
我喜歡進進堂的另一個原因是,它沒有連鎖型、觀光型咖啡館的喧囂,日本國寶黑田秋辰製作的黑色木桌,透露著沉穩的存在感,你可看到京大的教授、學生邊看書邊喝咖啡,有附近的老人看著報紙,也可看到幾個熟女共度一個咖啡的約會…店家規定不可用相機拍照,怕聲音吵到他人,但手機拍照是可以的。
京都大學有8位教授拿過諾貝爾獎,和東京大學並列,所以,某一個坐在你身邊的小屁孩,也許是未來的諾貝爾獎的得主。
京都在地作家入江敦彥說,以前牆壁上有英國詩人華斯沃斯的詩「彩虹」,但現在已看不到了,奇怪的是,留法的老闆當初為什麼會採用英國詩人的詩作?
如今京都多了很多家進進堂,不過是以麵包為主的咖啡店,和京大進進堂沒有關連。
京都大學
出了進進堂,可以走到對面的京都大學,是日本七個帝國大學之一。不同於培養官僚的東京大學和科技為主的仙台東北大學,京都大學算是比較「均衡發展」,但武田五一(京大建築系創辦人)設計的鐘塔則是充滿了現代主義的維也納分離派設計;相較同樣建於大正十四年(1925)的東京大學安田講堂鐘塔,則是新(維多利亞)歌德式建築。
京大旁的吉田山標高一百公尺出頭,裡面的吉田神社是奈良的春日大神的「分靈」,還祭祀平安時期的「平安京第一渣男」原業平,真令人不解。此外旁邊還有祭祀和果子之神的「菓祖神社」,看來京都和台南一樣,都是萬神之都。
下了吉田山別忙著離開,繼續沿「今出川通」往世界文化遺產銀閣寺出發。原本我以為這條道路很遙遠,但有一年過年來到京都,正好遇到京都馬拉松,因交通管制,在吉田山下的我,不能穿越馬路的人行道走到20公尺外對面的進進堂,只好走到銀閣寺附近再折回,卻也沒想像中的遠,在京都不是要這樣「散策」(san saku散步)才有意思?
地址: 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区北白川追分町88
交通方式: 從京阪·叡電出町柳站徒步10分鐘多 (慢走15分鐘~20分鐘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