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記者 林賢雲/ 台南報導
6月的陽光灑落在柳營尖山埤渡假村的湖面,波光粼粼間傳來陣陣童聲與歡笑。為響應「世界環境日」,台糖公司聯手嘉南藥理大學、野望生態顧問有限公司及慢慢來教育市集,共同舉辦一場結合生態教育與親子共學的活動──「外來魚種清除 VS 水生動物親子科普」,吸引超過50組親子家庭攜手出擊,一同為水庫的生物多樣性盡一份心力。
本次活動設計以任務闖關為核心,設置四大關卡:「大力士手拋網」、「蝦籠誘餌製作」、「蝦籠開箱科普大調查」與「磁力抓魚辨識外來客」,讓孩子們動手做、親自觀察,不僅激發學習興趣,也從實地體驗中理解自然生態的奧妙。
在嘉藥師生的帶領下,小朋友們認真製作誘餌,親手操作蝦籠與拋網設備,並興奮地圍繞在剛捕撈上岸的水生動物旁,逐一辨識外來種與原生種。「原來吳郭魚是外來種耶!我以前一直以為牠是台灣的魚!」一名小朋友驚呼道,驚訝與知識在臉上交織成難得的收穫。
根據活動當天初步調查,捕捉到的外來魚種多達36隻,包括吳郭魚、紅鰭鮊與武昌魚等,甚至還有傳說中「狠角色」魚虎。這些非原生物種若無有效管理,將會擠壓本地魚類生存空間,導致整體水域生態鏈失衡。
對多數家庭而言,這次的體驗彷彿打開了一扇新的視窗。不再只是單純的釣魚或郊遊,而是開始思考:我們該如何與自然共處?如何讓下一代生活在一個物種多樣、環境和諧的世界?
尖山埤渡假村致力於推動環境教育,這場活動更是其永續發展(SDGs)系列計畫的一環,並獲得國家環境研究院補助支持。台糖表示,透過這類親子科普行動,落實企業社會責任之餘,也期望種下守護自然的種子,讓更多家庭從「參與者」轉化為「行動者」。
許多家長都感受到這場活動的深層價值。「孩子回家還一直跟爸爸分享今天學到的魚知識,我才知道平常餐桌上的魚,原來可能正威脅著我們的原生環境!」一位媽媽笑著說,語氣中充滿欣慰。
活動不只是在水邊進行,現場同步搭配環保市集,推廣綠色生活概念,讓家長與孩子一起思考:少用一次性塑膠、拒絕放生、選擇當季在地食材──這些日常微小的選擇,都可能成為改變地球未來的關鍵。
這不僅是一場戶外教育體驗,更是一趟跨越年齡、連結土地與情感的旅程。尖山埤的水波映照著一雙雙蹲在池畔的童眼,那份對自然的好奇與尊重,也許會成為他們日後守護環境最初的記憶與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