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記者陳俊傑/日本報導
距離藥師寺幾分鐘步行距離的唐招提寺,也是世界化遺產之一,建築渾重雄偉,色彩樸素,和不遠藥師寺的鮮豔瑰麗,正成強烈對比,就像前日本職棒名將野村克也評論自己和大球星王貞治、長島茂雄:「他們是太陽下盛開的向日葵,我是在沒人注意到的角落中,默默綻放的月見草。」然而,這不影響唐招提寺的偉大。
見到寺名,馬上連結到歷史課本裡的中日交流。遣唐和尚融叡銜聖武天皇之命到揚州邀請唐朝大師東渡日本宣揚佛法,眾和尚皆默然不允(滄海淼漫、百無一至、性命難存….),但高僧鑑真說:「何惜身命?諸人不去,我即去耳!」然而這趟東渡之行的確是歷盡坎坷,在唐朝搭船出海的凶險程度不亞於玄奘西天取經,歷經十二年及五次渡海失敗,但真正修行的人仍義無反顧。
唐招提寺..南門一株路沖的大樹,並沒被砍掉,反而被細心保護
第六次東渡時,他根本已經看不見了,在弟子與支持者的幫助下,終於成功,並且在奈良建立了唐招提寺。當西元754年成功抵達日本時,鑑真不但已是花甲老人,甚至因為長途跋涉與嚴酷氣候,導致雙眼失明,但他的東渡對日本佛教、文化都產生深遠的影響,其「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神,更被納入學校課本的教材中。
鑑真到奈良後,旋即到地位等同皇室「御用」的東大寺為聖武、孝謙兩天皇及皇后、文武百官開壇授戒。風光一時的鑑真終就不是日本人,不出5年就被迫退出東大寺(這好比日本職棒一個戰績很好的美國籍教頭,因為派系、民族自尊心等因素而黯然下台),西元759年在今奈良市的五条町開設戒律修行道場,西元763年鑑真和尚於日本圓寂。
東大寺的創建日期眾說紛紜,目前多半認定是西元781年之後,但有人認為是西元759年,鑑真被賜與新田部親王的舊宅邸成立修道場時起算。所謂「招提」,就是修行的道場,唐招提寺顧名思義就是遠來的唐朝和尚所建立的修道場(律宗)。
旨匾
從藥師寺步行過來約10分鐘,便可到紀念鑑真圓寂1200周年(西元1960)時重建唐招提寺的大門,以「天平」式樣建築的南大門,四根原木支撐著屋頂,中間那扇門的上面一塊掛著唐招提寺的旨匾,一派低調的樣子。
金堂
金堂
從南門看楓樹後的金堂
從南門看楓樹後的金堂
御朱印
偷拍盧舍那佛
迴廊及樑柱
從外向裡望去,碎石路盡頭、幾棵楓樹後的金堂份外美麗。金堂寬30公尺高15公尺,8根原木矗立在堂前迴廊,呈現天平文化的和諧、圓滿之美。這是日本現存最大的天平建築。金堂的屋頂有一段「天平之甍」,甍音蒙,是屋脊的意思,這是從建寺以來存在了1300年的屋脊,但在平成十年大修時已取下。唐招提寺平成大修時,金堂解體所卸下的屋瓦有4萬片,和粱柱都要一一編號,並決定換新或整修;其中千手觀音花9個月拆卸,再花兩年裝回,細膩程度令人咂舌!
屋頂有1200年年紀的鴟尾不是金色的,卻有一種簡約之美,会津八一提詩:「月光灑招提,圓柱垂影時,跫音踏地靜,夜深共冥思。」1200年前的鑑真,看不見月灑落,也看不見柱子的倒影映在白沙上,但他在此踱步沉思時,應該不後悔千里迢迢走這麼一遭。
唐招提寺講堂
金堂後的講堂是唐招提寺創建時,朝廷賜與,由平城京的東朝集殿整個搬遷過來。平城宮早就湮沒於大和西大寺附近,唯一倖存的建築出現在唐招提寺內,這是歷史學家唐德剛說的「歷史的偶然」嗎?
舍利殿
高腳的校倉
金堂和講堂東側是「鼓樓」,因為存放鑑真帶來的佛舍利,所以又稱「舍利殿」,是建於鎌倉時代、寺內唯一的多層建築。另有兩座天平時代、日本最古老的「校倉」,大概就是米倉,為了防潮,所以採高腳屋建造方式。校倉現在不藏米,一座藏經典,另一座藏寶物。
不開放的御影堂
開山堂鑑真和尚像-日本最老的肖像雕刻
最後走到御影堂及開山御廟。御影堂有畫過東京皇居內東宮御所大壁畫的東山魁夷,耗費10年所畫的26面「障壁畫」。御影堂的鑑真坐像據說是根據弟子忍基在鑑真圓寂前兩個月所畫的鑑真畫像所塑。我到時沒碰到一年兩次的開放,御影堂不得其門而入,殘念。
会津八一的歌碑
松尾芭蕉俳句碑
開山御廟在寺的北東,是鑑真埋骨之處,有「俳聖」松尾芭蕉的俳句:「希望用新(嫩)葉為您拭去眼淚」。 這句話表達了對鑑真和尚的敬佩和同情,希望用美好的事物來撫慰他的心。
北原白秋則寫道:「水楢(みずなら)的柔嫩新葉,若能映入您的眼簾,是否會比花朵更潔白芬芳呢?」
「水楢」是指一種水櫟,屬於橡樹類。日本詩人北原白秋晚年與鑑真和尚一樣有視力問題,對鑑真和尚歷經磨難而至日本宣揚佛法,並建唐招提寺特別感動,所以寫下這樣的文句。
鑑真和尚再偉大,終究不是日本人,唐招提寺也不像東大寺、藥師寺、興福寺、元興寺等日本天皇下令建造的佛寺,對鑑真而言,是委屈了(依唐朝制度,官家所建的稱寺、私設的稱招提)。然而低調的唐招提寺因此不介入朝廷政爭,也不聚眾「嗷訴」(就是今日的街頭抗爭、抬棺抗議),反而能千年不衰,難怪被稱「海東無雙大伽藍」、「絕塵名剎」。
不少老人在此寫生
寫生
#唐招提寺 #藥師寺 #鑑真和尚 #奈良 #世界遺產 #天平文化 #御影堂 #金堂 #講堂 #鼓樓 #舍利殿 #校倉 #戒律道場 #遣唐使 #佛教傳播 #日本佛教 #中日交流 #東山魁夷 #松尾芭蕉 #北原白秋 #屋脊修復 #律宗寺院 #天平之甍 #御廟 #日本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