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記者陳俊傑/日本報導
從大阪難波或從京都搭近鐵列車到近鐵奈良站,都會經過一個重要的轉運站「大和西大寺站」,在此下車可以走到平城宮遺跡,也可在此轉搭近鐵橿原線到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登基的橿原神宮。但對不是日本人的我,中途在西之京站下車後,徒步可到的藥師寺及唐招提寺,不但是世界文化遺產,玄奘及鑑真兩個唐朝的大師,反而多點親切感!
近鐵西之京車站上的藥師寺石碑
西之京月台上就可看到藥師寺的雙塔
西之京車站外的路標
歷史街道由東大寺一直通到藥師寺
藥師寺與樂門
西之京站是個小站,特級列車常過門不入,一下車看到的是月台邊刻著「藥師寺」的石碑,可見藥師寺在當地人心目中的地位,站在月台就可看到藥師寺的雙塔,出站走個一分鐘就來到藥師寺,不過來到的不是南門,而是藥師寺的北面。從車站走到藥師寺這條奈良縣政府所定的「歷史之道」,一邊是白鳳伽藍及玄奘三藏院伽藍兩區。
相較於日本其他的名山大寺,藥師寺的北邊的「與樂門」低調不顯眼,但紅門黑瓦,十分典雅。一進門,廣大的空地上都是「紅柱、白牆、綠瓦」的飛鳥時代建築風格,絢爛又不失和諧,被稱為「龍宮造」。之所以稱為白鳳伽藍,是因飛鳥時代末銜接奈良時代(西元645~710)的文化稱為白鳳文化,建築風格和鳥時代的法隆寺、奈良時代(又稱天平文化)的東大寺不同。
食堂
食堂內
藥師寺的御朱印
最北的是「食堂」,是供出家人用膳處,外觀仍保持原始樣貌,但裡面是建築大師伊東豐雄設計、改造的現代化科技設計的寬闊空間。我在二度造訪時已重新修復完工,除了有出家人向校外教學的中學生上課,並販賣紀念品及御朱印。
大講堂
藥師寺彌勒如來
藥師寺彌勒如來
法苑林菩薩及大妙相菩薩
法苑林菩薩及大妙相菩薩
南門的金剛力士-也是重建之物
南門的金剛力士-也是重建之物
再往前是藥師寺最大的建築「大講堂」,面寬41公尺、深20公尺、高17公尺,供俸彌勒三尊,並有西元753年遣唐使由中國帶回的「佛足石」,是日本最早的佛足石,佛教最早是不雕刻金身而是將佛足石當本尊來膜拜的。日本的講堂、金堂通常禁止拍照,那天因遊客不多,我在講堂外用長鏡頭偷拍幾張,小朋友不要學哦!
金堂
金堂及後面圍起來整修的東塔
中門
金堂屋頂的鴟尾
迴廊
迴廊
大講堂前是供俸主神藥師三尊的「金堂」。金堂建於創寺的西元680年,是白鳳建築的巔峰之作,二層建築因屋簷下建有大面積的「裳階」,除了增強防風防雨的功能,也使建築本身看起來更氣派雄偉。除了本寺的東西塔也採裳階的工法,日本很多寺廟也都採用這種建築方式。
金堂內的飛鳥時代的藥師如來
金堂內的飛鳥時代的藥師如來
金堂內-同是飛鳥時期作品日光菩薩
月光菩薩
金堂供俸的銅製藥師琉璃光如來、日光菩薩、月光菩薩容貌莊嚴、身型優美,被稱為白鳳文化的代表作及東方美術的巔峰之作。
西塔
雙塔
講堂和金堂之間是東、西塔,是日本最早有「雙塔」的佛寺,其中東塔是建寺以來一直存在的建築,其他都是後來重建的。好笑的是,我第一次來時東塔正進行大修,見到的反是昭和、平成年間重建、重修的金堂、講堂、西塔。
型態及顏色較樸質的東塔
東塔上相輪的水煙
東塔建於西元730年,如果加上塔頂的相輪,是僅次於東寺、興福寺、醍醐寺五重塔的日本第四高塔,而東塔只是三重塔,但每一層都有裳階,看起來像六重塔。10公尺高的相輪上有「水煙」,雕著24尊飛天,,更增添東塔的精緻美麗,所以有「凝凍的樂章」美譽。東塔雖再2020年修復完工,但因疫情而在2021年才開放參觀。
相對於原木色調建築的東塔,1981年重建完工的西塔,一樣採白鳳風格裳階建築,而顏色較艷麗活潑。西塔在1528年被燒毀殆盡,如今我們站在500年前古人一樣站著的地方、一樣的風聲蟬鳴,看著36公尺高的千年古塔2.0,真的要俯首敬佩日本人工匠的精神及決心。
當然,千年破敗的古寺能重現世人眼前,一定要歸功前住持高田好胤及心經。藥師寺早在500多年前就已頹敗,1528年一場大火更把金堂、講堂、西塔、中門燒個精光,佛像放置的臨時金堂不過是漏水及進風的草棚。從小在藥師寺出家的高田好胤立志重建藥師寺,1967年接下住持職務後提出「寫經勸進」的構想,信徒到寺抄寫心經並交「納經回向料金」1000日圓。
如果重建藥師寺的總經費要十億日圓,表示要有100萬人來抄經,但第一年只有不到10000人來,所以高田好胤下鄉開講8000次以上、辦佛像展、組棒球隊,正好碰到日本經濟大噴發年代,結果在昭和五十一年的1976年就達標,金堂也完工落成。直到20世紀末,講堂、中門、西塔、玄奘三藏院陸續完工,抄經數也高達600萬份。高田好胤從一開始就不採用快速、堅固的鋼筋水泥建築方式,為了歷史與傳承,他堅持採用純古木造工法,是有遠見的作法,讓我們可以看到千年前的古蹟。
玄奘三藏院
褚遂良的石碑
藥師寺北面是藥師寺的玄奘三藏院伽藍區。
1942年,日本人在南京奪走玄奘的頭蓋骨,但日本戰敗後百廢待舉,藥師寺為彰顯玄奘的偉大事蹟,計畫迎來其頭蓋骨的分骨並建造玄奘三藏院,在1988年竣工。
玄奘三藏院一樣朱柱、白牆、綠窗的白鳳伽藍風格,但禮門前不用日本寺院傳統的白砂,而改用中國常見的地磚,門前左方有一方複刻「大唐三藏聖教序碑」,這是唐太宗令書法家褚遂良寫,為太宗替玄奘大師所翻譯經典提的序文,是學習書法者臨帖的樣板之一。
禮門內的玄奘塔有廣島原爆倖存者平山郁夫花了30年所畫,長49公尺、高2.2公尺的「大唐西域壁畫」。匾額上兩個字「不東」,則是玄奘大說所說,西方取經若不成功,絕不向東回頭一步。玄奘三藏院的御朱印寫的也是「不東」二字,稱讚玄奘大師不折不撓的精神,何嘗不是敬佩平山育夫走出原爆陰影畫出曠世鉅畫?何嘗不是對高田好胤發願重建千年古剎的禮讚?
#藥師寺 #奈良散策 #白鳳伽藍 #玄奘三藏院 #高田好胤 #寫經勸進 #大講堂 #金堂 #東塔 #西塔 #不東精神 #唐招提寺 #平山郁夫 #飛鳥時代 #裳階建築 #近鐵奈良 #西之京站 #佛足石 #御朱印 #龍宮造 #心經 #日本寺院 #大唐西域壁畫 #世界文化遺產 #凝凍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