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樓皮猴戲團今晚情商演出兩場大神龜的故事
2024年 11月8

中樓里民聚精會神演出大神龜故事的“皮猴戲”。(記者劉悅儷攝)

記者劉悅儷/台南報導

皮影戲台灣老一輩的都稱之為「皮猴戲」,中樓里內五十年前曾發生一椿大神龜傳奇,里長楊政衡今年特動員里民組成「中樓皮猴戲團」將這故事搬上舞台,今晚特別情商在「阿嬤妳看」市集演出兩場。


楊政衡表示,五十前中樓里原名水源里,他的祖父楊石陀出任里長,約莫民國六十年發生一件迄今仍被老一輩里民津津樂道的傳奇。當時住在開元路九十巷一戶邱姓大戶人家,一天傍晚有一位白髮白鬍的老者來敲門,並向應門的黃姓媳婦要一碗飯吃,但媳婦表示,沒有飯,但可以幫長者下一碗麵,邀請長者進來吃,但長者婉拒,只表示吃完麵會把碗筷擺在門外的椅橑上。


隔天清晨,媳婦出門收拾長者的碗,未見長者卻只見一隻大神龜徘徊,它的體積約是當時「犁仔卡」三輪車的整個載貨區,後來要放生時得出動七、八位男生才搬得動。


此事在鄰里傳開,民眾紛紛跑來看大神龜,大家嘖嘖稱奇之際,也都穿鑿附會,寓為神話。但因無人可照顧大神龜,楊石陀找里民合力將之載到鄰長「和尚伯」之處,和尚伯建議拿到安平海邊放生,大夥為大神龜披上紅綢,並在龜殼上寫上「水源里放生」幾個紅字,終讓神龜回到外海,一直到今天,大神龜的故事仍是該里里民茶餘飯後的話題,楊政衡才決定把它搬上皮猴舞台。


楊政衡去年向文化局申誰經費,組成中樓皮猴戲團自己出任團長、編劇、導演兼演員,邀請近十位里民參加演出,每一個人都演一個角色,像楊里長就演他阿公,最初的戲台和多尊皮猴還是用借的,今天在阿嬤妳看市集的公演,戲台都是擅長木工的楊政自行設計,皮猴也都自製補齊,八月在文化局的成果展時,還由里民親口配音,但此次改為錄音,這樣大家更可專注於表演,不要為台詞分神。


楊政衡表示,中樓里這段大神龜傳奇,是當年唸小三的他所親眼目睹,過程都是真的,絕非鄉野途說,當年這一支原屬於大海的神龜到底從何而來,迭今仍是個謎,所以大家才認為是不忍離去的長者所化身。


中樓皮猴戲團年度大戲「大神龜的故事」今晚五時半和六時在阿嬤看市集接連演出兩場,里民為此次的表演彩排多時,力求演出完美無瑕。

皮影戲又稱皮猴戲,演出的技巧高,又需要很多獨特道具,北區三十三個里中僅中樓里在推動。(記者劉悅儷攝)

皮影戲又稱皮猴戲,現在市區極少見。(記者劉悅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