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公、國父銅像收藏市場搶手
2024年 11月7日
一代偉人蔣公銅像,現在變成很有台灣味的收藏品。(記者劉悅儷攝 )
記者劉悅儷/台南報導
威權時代進校園得向蔣公和國父銅像敬禮,在去蔣化之後,銅像全被冰在大溪慈湖,但這些頗能代表台灣味的冰冷銅像,現在反成為收藏家的最愛,尤其是對岸,一尊老蔣銅像有人願以一百萬台幣收購,投資客可有一百倍利潤,使這些銅像這一陣子也很搶手。
五十歲以上的人才會認識一代偉人的蔣公。在民國五、六O年代,校園和公家單位都有蔣公和國父銅像,學生一進校園就要向站在門口的銅像脫帽敬禮,否則還會被老師處罰。
曾幾何時,台灣到處可見的蔣公銅像,在戒嚴和改朝換代後幾乎全部被拉掉,反而變成收藏家的收藏品。西門路「嘻門埕」商場啪哩啪哩二手骨董店老闆陳建志表示,其實不是銅像有什麼獨特性,而是它是一種很有台灣味道的老東西,同時期的像國軍的勳章、獎狀、郵票,甚至像反共抗俄一類的標語,都有人收藏,二空還有一家全店都是這些文物的特色店。
兩岸相同的國父,所以國父的銅像在大陸還可看到。(記者劉悅儷攝)
這種威權時代的銅像,站立的收藏家都不收,出自學校和公家機關的半身銅像,有大有小,就有人問津,尤其它們都是純銅材質,現在銅的價格也不錯,加上又是「藝術品」,一尊收進來約一萬元,轉手賣到大陸有人出價一百萬,價差一百倍; 其中,大陸稱孫中山也是國父,國父銅像大陸不缺,倒是蔣公,對岸反而很搶手。
收藏店家表示,這些最能代表台灣味的銅像,又很有療癒效果,尤其是一些老兵,看到銅像還會掉流淚。但銅像動輒三、四十公斤,要搬運和安置,都非常費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