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台灣的TECH WORLD館
記者陳俊傑/日本報導
原本沒打算看「2025大阪萬國博覽會」,但在日本時臨時買到入場券,所以放棄再去比叡山延暦寺的行程,由京都前進大阪。
購票方式就是進入官網註冊會員,很多人註冊不成功,其實是被誤導,它說要𠕇大寫字母及「除了」-、—⋯等以外符號,其實就是要以小寫及它所指定的符號才註冊成功。
購買門票除了指定日期,還要指定入場時間,購買完就會發信至你的信箱,把QR Code截圖或印下來都可以。
萬博的東門就在地鐵中央線「夢洲站」出口處。
萬博的東門就在地鐵中央線「夢洲站」出口處。
交通方式就是從大阪地鐵(Metro)的「本町站」搭「中央線」到終點「夢洲」Yumeshima(約20分)。以我從梅田站搭「御堂筋」線,在本町換中央線,車資430日圓,時間約30分鐘。建議買票時選「東門」(East Gate),出捷運站就到,若選「西門」,還要搭接駁車。
此外,有想參觀的場館要先預約,像我臨時買到票的,根本進不了各國的場館,我11點進入,幾乎所有的館「整天」都被預約完了,所以說是走馬看花逛萬博。
安檢處排隊的人,人多窗口也多,人潮舒解頗快
入場要等很久?我預約11點入場,10:20到,那時預約10點的可前去大門入口,我們就往旁邊排隊,10:30左右就開放去入口安檢處排隊。我刻意等到10:51才去排隊,大約11:01就進去了。安檢時要把水拿出來秤重。我覺得,地鐵的人潮比會場恐怖,每人幾乎身體貼身體,真怕被隔壁小姐誤認我是台灣的「電車癡漢」!
爬上頂層俯瞰場區內外
爬上頂層俯瞰場區內外
爬上頂層俯瞰場區內外
爬上頂層俯瞰場區內外
大會主場館的園區在木構建築內,可直接走入,也可爬上木造建築俯瞰園區。我很無聊的走上一圈,有2公里長,感覺像走小型的長城,也可說走加長好幾十倍的清水寺「清水舞台」。
台灣館以TECH WORLD為名,在外圍
Tech沒預約不能進
贈送小包包
台灣美食及土產區
台灣美食及土產區
台灣美食及土產區
台灣美食及土產區
排最多的應是美國館及日本館,台灣因對岸打壓,只能以「Tech World」參加,被放在園區外圍(不過地主日本也在園區外圍)。雖然沒預約沒辦法進去,但旁邊「土產店」可進去,吃得到台灣的魯肉飯(1650日圓)、鳳梨雪花冰、芒果雪花冰,都比飯貴(1850日圓)。出去時,工作人員還送我一個小置物包。
席地而坐用餐的中學生
餐飲區及戶外用餐區
餐飲區及戶外用餐區
餐飲區及戶外用餐區
餐飲區及戶外用餐區
餐飲區及戶外用餐區
餐飲區及戶外用餐區
餐飲區及戶外用餐區
園區外也有幾個飲食區,可內用,也可帶到戶外吃,日本學生甚至集體席地而坐用餐。
我在現場問工作人員「Tech World」的位置,老先生、老太太查了一下,還跟我說:「台灣!台灣!」突然有一種「德不孤、必有鄰」的感覺。
下午2:30出埸,雖然沒參觀任何一個館,也覺得看萬博很好啊!我想,日本上次主辦是2005年的名古屋,如果再過二十年,日本又主辦,大概已走不動了,大概只能在自家附近公園看別人下棋成跳健康操了!
愛爾蘭館
韓國館
美國館人氣頗旺
葡萄牙館
北歐館
東突厥地區的國家
比利時,像百色巧克力
下屆主辦塞爾維亞
澳洲館,讓人想起雪梨歌劇院
沙烏地阿拉伯館
西班牙館
土耳其館
亞塞拜然館
馬來西亞
泰國館
日本館有主場優勢,人超多
機器人,不知偵查什麼?抓吸煙客?
本次吉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