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記者 林賢雲 / 台南報導
在現代科技已將「多元宇宙」概念融入日常生活中,人體與感知不再只是生理存在,而是承載思想、文化與藝術的媒介,「人」從單純的生物體,演化為文化、藝術與科技交互的載體。時間、空間、歷史、文化、家族與信仰等曾經穩固的框架,隨著科技與資本快速演變逐漸解構,傳統群體的意義似乎也慢慢消失,然而,在這孤島化的時代裡,古老音樂是否仍能召喚人類心底的共同記憶?是否仍蘊藏著班雅明(Walter Benjamin) 所謂的故事的靈光,能讓人們找到共同的情感歸屬與共鳴?
臺南市美術館將於本月27日、29日推出跨國音樂計畫「靈魂的聲紋」,邀請日本吉他大師、邦樂2.0計畫主持人渥美幸裕(Yukihiro Atsumi),與台灣在地音樂家黃俊利、鍾玉鳳,在臺灣首廟天壇與臺灣府城隍廟演出。日本樂手在臺南古廟廟埕現場演奏,帶來古典與現代、東方與西方、傳統與創新的文化碰撞,和新奇視聽體驗。
靈魂的聲紋:古老音樂留下的心靈印記
「靈魂的聲紋」一名源於對古老儀式音樂的觀察與反思。計畫從世界各地的儀典與民謠出發,強調其中所蘊含的普世情感與隱形能量,這些聲音超越文化與國界,不僅成為靈魂的慰藉,也形成在世界與宇宙中可辨識的印記。無論是儀典中的敬天情感,或民謠中的日常歌聲,這些皆是在地人的生活軌跡,並成為全球化時代裡被記取的靈魂之紋。
渥美幸裕:融合古典與現代的靈魂吉他手
來自日本的渥美幸裕,自十八歲起在東京展開錄音室與吉他手生涯,足跡遍及世界各地。他致力於「邦樂2.0」計畫,將擁有千年以上歷史的日本傳統音樂用吉他重新編曲,賦予現代表達形式並傳遞至世界各地。在此次「靈魂的聲紋」中,他將以跨文化視角觀察臺南府城的古樂脈絡,並在廟埕演出,讓古老儀式的神聖與現代吉他聲響交織,創造出衝突又美妙的音樂現場。
鍾玉鳳:琵琶的跨界旅程
琵琶演奏家鍾玉鳳以獨立音樂家身份活躍於國際舞台。她曾在德國、埃及、印尼、巴勒斯坦、印度、瑞典、美國等地駐村與合作,將琵琶從傳統獨奏角色帶入當代音場,跳脫漢文化框架,不以懷舊或歷史敘事為侷限,在跨文化對話中淬煉新的語境,拓展琵琶美學更多可能。
黃俊利:南管雅樂的延續與推廣
黃俊利,謙昇音樂工作室藝術總監,長期投入南管文化傳習與推廣,並任教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與臺南社區大學。他將南管之美帶入現代生活,並利用社群平台推廣,讓更多人親近古老音樂,改變大眾對傳統藝術的疏離感。南管自古以「慢」為美,被譽為「千古之聲」,在此次演出中,他將古典音樂融入生活場景,呈現傳統之美的當代可能。
古蹟與音樂的跨文化現場
「靈魂的聲紋」兩場演出特別選址於臺灣首廟天壇與臺灣府城隍廟。日本吉他手在廟埕演出,與在地音樂家一同詮釋古老儀典與民謠,觀眾將置身歷史與當代交錯的音樂氛圍中,感受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在空間裡產生的奇妙碰撞。這不僅是音樂會,更是重新觸摸靈魂紋理的體驗。
「靈魂的聲紋」不僅是音樂演出,更是一次跨文化、跨世代的對話。透過古老儀典、民謠與現代吉他融合,觀眾將感受不同文化間的共通情感與精神表達,並在當地生活中留下屬於自我與群體的靈魂印記。誠摯地邀請民眾親臨現場,感受古老音樂與當代生活交會的魅力。
【演出資訊】
「靈魂的聲紋」聲音計畫
時間:2025年9月27日(六) 19:00
地點:臺灣首廟天壇【天公廟】(台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84巷16號)
時間:2025年9月29日(一) 19:00
地點:臺灣府城隍廟(台南市中西區青年路133號)
#台南美術館 #靈魂的聲紋 #跨國音樂計畫 #渥美幸裕 #邦樂2點0 #鍾玉鳳 #琵琶跨界 #黃俊利 #南管雅樂 #千古之聲 #天壇 #台灣首廟天壇 #府城隍廟 #台南古廟 #音樂會 #跨界音樂 #古典與現代 #東方與西方 #儀典音樂 #民謠之聲 #文化共鳴 #藝術跨界 #音樂現場 #靈魂共振 #台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