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記者 林賢雲/ 台南報導
在電影新聞版圖中,《火線追緝令》(Se7en)早已是無法忽視的經典。由大衛·芬奇執導、布萊德彼特與摩根·費里曼共同主演,這部電影不只是一場犯罪追緝,更是一場關於人性、罪惡與信仰的深層辯證。
影片的背景設定在一座無名卻壓抑的都市。長年陰雨、昏黃燈光與永無止境的案件,讓觀眾跟著資深刑警薩摩塞(摩根·費里曼飾)與年輕刑警米爾斯(布萊德彼特飾)走進七宗罪的連環謀殺案。這不是一場單純的追緝,而是如同一步步被拉進地獄的試煉。
芬奇導演以冷峻的鏡頭語言,捕捉城市的壓迫感,甚至讓人覺得這座城市本身就是共犯。
布萊德彼特在片中飾演的米爾斯刑警,是一個衝動卻充滿理想的年輕人。他與費里曼的沉著形成強烈對比,兩人就像光與影、理性與感性,不斷在辦案過程中交織。
尤其在最後的經典場景裡,彼特的演技達到巔峰——當「盒子」被打開的那一刻,他臉上的震驚、否認、憤怒與崩潰,宛如一場爆炸,將觀眾壓得喘不過氣。這不只是演技的展現,更是角色徹底被人性悲劇吞噬的瞬間。
《火線追緝令》最震撼之處,是將宗教寓言與現代社會的冷酷連結。七宗罪不只是殺人動機,更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人類的弱點與社會的腐敗。當兇手宣稱自己只是「上帝的工具」時,觀眾不得不思考:真正的恐怖,或許不是兇手本身,而是人性裡那份無法根除的罪惡。
這部電影留下的,不是一時的緊張刺激,而是久久揮之不去的餘韻。
你會記得彼特最後那一聲撕心裂肺的「開槍吧!」
你會記得費里曼在片尾引用的海明威:「世界是美好的,值得為之奮鬥。」而他補上一句:「我同意後半句。」
這是對觀眾最深的拷問:在滿是黑暗的世界裡,你還能堅持相信光嗎?
副刊結語
《火線追緝令》不只是犯罪驚悚片,而是一則冷酷的寓言。布萊德彼特憤怒到極致的崩潰演出,摩根·費里曼理性而蒼涼的旁白,加上芬奇導演的冷酷敘事,共同塑造出影史上最具重量的結局之一。這是一部會讓人難受,但卻無法不再三回味的作品。
#火線追緝令 #Se7en #布萊德彼特 #摩根費里曼 #大衛芬奇 #電影經典 #犯罪驚悚片 #七宗罪 #電影觀後感 #影史經典 #心理驚悚 #黑暗寓言 #電影副刊 #新聞副刊 #電影心得 #影迷必看 #人性黑暗 #經典結局 #演技爆發 #電影推薦 #震撼人心 #電影金句 #影評分享 #值得再看 #經典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