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記者 范繼如/ 台南報導
不是體制裡的改革者,也不常在課綱會議上發聲。相反地,他的反骨,是在產業現場裡長出來的。
郭天佑現任中信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遠東校友會理事長的他,同時是一位實際經營企業多年的實務者。
他曾在產業裡跌撞、經歷過人事現實與制度限制,卻從未放棄對於「專業與誠實」的堅持。這些年來,他並沒有把企業的成功視為終點,而是選擇走進教室,把經驗轉化成學生能理解的語言,成為一個能「說實話的大人」。
「很多人批評學校教的東西跟社會脫節,但我不是來批評的,我是來教的。因為我知道,有些東西再不講,學生只會在現實裡學得更痛。」
企業現場教會他的,不是效率,是底線
郭天佑從不諱言,自己是一個固執又帶點反骨的人。這份反骨不在表面,更不是對體制的憤怒,而是一種對價值的堅守。
在企業管理中,他拒絕用「人情」處理決策、不接受不透明的合作方式。「你做生意不能只想賺快錢,那會害人也害自己。」這樣的標準,讓他在業界曾一度被標籤為「難搞的人」,但他不以為意,甚至將這份「難搞」當作進入教室的教材。
「我常問學生,如果今天公司讓你作弊賺錢,你會怎麼選?這不是道德問題,是你能不能活得像個人。」
室不是避風港,是現實的預演場
這樣的企業態度,也讓郭天佑對教育有一套自己的見解。
「教室不是讓學生逃避現實的地方,而是讓他們有機會『練習面對』現實的地方。」他坦言,現在許多學生在大學畢業後仍對未來毫無頭緒,有些人進入中小企業後挫折連連,有些人乾脆再次退學、重考,只因從未真正理解自己適合什麼、能接受什麼。
而他希望能在學生還沒撞牆前,就讓他們看見牆在哪裡。
留下,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責任
儘管在國外大企業的磨練下,曾經遊走50幾國的高資歷,郭理事長卻選擇留在原來的地方,在熟悉的東區、在母校周圍繼續服務、教學、輔導。他說,這並不是因為沒有選擇,而是因為他知道:這些地方更需要有行動、有話直說的人。
「我不想當英雄,也不想被當成老師崇拜。我只想成為他們在還迷惘的時候,遇見的一個『誠實的大人』。」
遠東校友郭理事長,他也常幫助畢業生媒合企業、建立正確職涯觀,提醒他們:「這世界不是沒有機會,只是你要看清楚自己的價值從哪裡來。」
不當理想的傳教士,只做現實的翻譯者
#郭天佑 #中信學校 #企業實務者 #教育現場 #職涯引導 #反骨精神 #教學理念 #誠實大人 #產業經驗 #價值堅守 #企業倫理 #現實教育 #教室真實模擬場 #學生職涯探索 #中區在地深耕 #教育責任 #校友理事長 #媒合平台 #職場底線 #人情與決策 #拒絕作弊 #誠信為本 #行動者 #非體制改革 #現實翻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