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記者林賢雲 / 高雄報導
你是否還記得小時候第一次畫畫的模樣?那時候,顏料不只是色彩,更是一種無拘無束的想像力。今(14)日這份單純的快樂,跟隨「玩畫學笑」校長陳聰的愛心專車,開進高雄六龜山區,為「六龜山地育幼院」的15位孩子,帶來一堂笑聲不斷、創意爆棚的繽紛藝術課。
當天一早,山區仍被蝴蝶颱風餘波的環流籠罩,空氣中瀰漫著濕氣。即便如此,陳聰校長依然準時從台南駛向六龜,穿越山路,心中只惦記著那份早已答應孩子們的承諾——要來,就一定會來。「就算是山路潮濕、天氣不穩,今天也不能讓孩子們失望!」他堅定地說。面對可能出現的土石流預警風險,他與育幼院方事先反覆確認安全狀況,只要一切許可,他就不想辜負任何一位早早期待在窗邊張望的小朋友。
當陳聰校長親自駕駛繪畫專車來到山地育幼院,孩子們早已在陽光灑落的教室期待地排排站好,一見老師下車,便興奮地鼓起掌來。這不只是畫畫課,更是一場屬於孩子們的「夢想快遞」。孩子們在教室鋪開畫板,沾染水溶性環保顏料,在紙上盡情揮灑心中色彩,一筆一畫勾勒出自己的世界。 現場歡笑聲此起彼落,小朋友在顏料間手舞足蹈,有人畫出他心目中的樣子、有人畫出星空下的家。這些畫作最後統一展示於育幼院廊道,讓孩子們成為真正的「小小藝術家」,自信滿滿地向來訪者介紹自己的創作。
圖左玩畫學笑新成員椿奶奶,與陳聰討論顏料
「作畫的過程就是生活的縮影。」陳聰校長說。除了讓孩子們快樂作畫,他還特別設計了兩項教育意涵:其一是環保觀念。現場所有顏料皆採用水溶性可分解配方,即便滴落桌面或地板,也能輕鬆清洗,對地球友善;其二是生活教育。儘管畫畫會弄髒環境,但刻意不鋪報紙或保鮮膜,而是讓孩子在課程結束後,自己打掃、自己整理,用行動學會為自己的空間負責。
這堂「玩畫學笑」課不僅打開了創意的大門,也灌溉了成長的土壤。在這裡,顏料不只是顏料,而是一份被尊重的表達權;繪畫不只是創作,而是一場人生練習題。這堂揮別陰雨的彩色課程,不只為山林灑下希望的光,也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們:承諾,是可以被信守的;快樂,是可以穿越風雨來到你眼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