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記者 林賢雲/ 新加坡報導
如果你曾走在新加坡烏節路的林蔭大道,或在市中心抬頭仰望一棟棟摩天公寓,或許也曾對「在這裡擁有一個家」生出一絲憧憬。新加坡的房市多元,從國民公屋到高端洋房,既有高昂門檻,也有精心設計的居住計畫。今天,就讓我們帶你用最簡單的方式,一次掌握新加坡房屋種類、稅負與購屋規定。
在新加坡,房屋大致可分成五類:
1️⃣ HDB 公共組屋
最普及的住宅,占全國約八成。這是政府為國民興建的公屋,擁有 99 年產權(Leasehold)。
🔹 價格範圍:約 30 萬新元~70 萬新元(約新台幣 700~1,600 萬),地點越市中心價格越高。
🔹 購買限制:僅限公民或永久居民(PR)購買,外國人無法直接購買。
2️⃣ 執行共管公寓(EC)
外型近似私宅,購買條件卻接近組屋,是政府補助的過渡型產品。
🔹 價格範圍:約 80 萬新元~150 萬新元
🔹 限制:購屋後需持有滿 5 年才能出售,外國人需等滿 10 年才可購買。
3️⃣ 私人公寓(Private Condominium)
設有游泳池、健身房的現代公寓,外國人可直接購買。
🔹 價格範圍:約 100 萬新元~300 萬新元以上,核心地段一坪動輒破 S$3,000。
4️⃣ Landed House(獨立/半獨立/排屋)
坐擁私人花園與大門的夢幻洋房,是財力象徵。
🔹 價格範圍:300 萬新元起跳,多數超過 1,000 萬新元
🔹 限制:外國人需向新加坡土地局申請核准,成功率有限。
5️⃣ 店屋(Shophouse)
承載殖民時代歷史的商住混合建築,多用於商業用途。
🔹 價格範圍:動輒 1,500 萬新元以上
🔹 特色:外國人可投資,作為商業資產吸引買家目光。
若買房未滿3年就出售,將被課賣方印花稅(SSD):
🔹 持有未滿1年:稅率12%
🔹 1~2年:8%
🔹 2~3年:4%
🔹 滿3年後出售:免稅
另外,執行共管公寓(EC)需先持有5年才能賣給國民或PR,10年後才算完全「私有化」,才能賣給外國人。
房產顧問提醒,外國人進入新加坡市場應謹慎評估:
👉 資金門檻:ABSD與BSD相加,實際成本遠高於標價
👉 長期持有:持有3年以上免SSD,但每年仍須繳物業稅
👉 地段策略:核心地區保值性高,但溢價也最重
👉 貸款限制:外國人最高貸款比率更低,自備款壓力大
無論是自住還是投資,都別忘了——先把每一筆稅、每一分利息,算得清清楚楚,再展開屬於自己的「獅城築夢」之路。
📌 本文資訊整理至2025年6月,若有最新政策異動,請以新加坡政府公告為準。
#新加坡房市 #組屋 #私人公寓 #執行共管公寓 #洋房 #店屋 #房價 #ABSD稅 #BSD稅 #SSD稅 #外國人購屋 #永久居民 #公民購屋 #房產投資 #買房指南 #物業稅 #持有年限 #房屋類型 #新加坡房產政策 #海外投資 #新加坡生活 #房市新聞 #購屋稅負 #地產規定 #租售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