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記者陳俊傑/日本報導
不是探索靈異現象或造訪鬼屋,而是我京都的私人散步路線,也是探索日本中世歷史、天皇和武士恩怨情仇的漫遊路線。
何謂「鬼門」?日本在中國隋唐時代和中國交流並展開漢化,中國的風水論在日本也成為新潮、主流的文化,如同今日台灣人追韓星、韓團。疑神疑鬼的桓武天皇將首都遷往京都,便是看上京都左青龍、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地理。此外,易經將東北的方位視為鬼門,所以京都東北方的比叡山有延曆寺坐鎮。
而京都御所(天皇的住所)的「鬼門」,就在今上御靈神社一帶。日本有「四大怨靈」之說,早良親王、崇德天皇、菅原道真、平將門,都是死不暝目政治人物。御靈神社就是為了安撫政爭下,因莫須有罪名死於非命者所建的神社(不求你保佑,只要你別害我)。京都作家入江敦彥說,在遷都東京前,天皇家只要有皇子誕生,一定要參詣上御靈神社。
這趟鬼門之行,便從地鐵烏丸線的御所出發,路過同志社大學後,在鞍馬口站右轉,首先到了相國寺。
相國寺
相國寺是臨濟宗禪寺,是足利將軍(室町幕府)家死後放牌位的菩提寺(迴向、供養該死者之寺院),寺內一座高109公尺之七重塔,曾是日本最高建築物,直到1914年才被超越。
相國寺的記載,室町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是該寺的創建人,封號為「鹿苑院太上天皇」,七重塔象徵足利義滿太上天皇居高臨下、鄙視附近的京都御苑(天皇),足利義滿之野心,路人皆知。國人熟知的金、銀閣寺,不過只是相國寺的「山外塔頭」罷了,直到今日,這兩寺的住持仍由相國寺本山派任。
足利義滿偏偏「愛呷假細利」,明明有不臣之心,又不敢公然向皇室「冰的」,但他睡了天皇的後宮,並把天皇的兒子送去大德寺當和尚,即大家熟知的一休和尚。後來繼位的是後小松天皇,被懷疑是足利義滿的種,至今仍是日本皇室的一樁無頭公案。
承天閣美術館
承天閣美術館
相國寺雖無緣世界文化遺產,但規模甚是雄偉,裡面的承天閣美術館值得一看。
天寧寺
額緣門-以山門為畫框的比叡山
屋頂上的小神..為了鎮守御靈嗎?
然後由「谷歌大神」領路到位在鬼門區正中央的天寧寺,以前這𥚃禁蓋任何建築,任其荒蕪,如今雖然蓋了許多房子,但仍可看到許多可能曾為森林的一些證據,如超過二十公尺的大楠木及附近天寧寺的榧樹。
上御靈神社
上御靈神社-記載應仁之亂的石碑
室町幕府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是「被政治耽誤的藝術家」,因妻子干涉導致繼承權之爭,西元1467年引發了著名的「建仁之亂」,細川勝元以上御靈神社為基地的東軍,山名宗全以船岡山為基地的西軍展開一場致命性的戰爭。或許是褻瀆了鎮守怨靈的森林,觸了八所御靈之逆鱗,這場無止境的戰亂把京都破壞得體無完膚,整個京都幾乎片瓦不留。現在日本的歷史老師講述這段歷史時,常因「人世無常,一片空虛」(人の世,空し)日文發音和一四六七相同,因此成了背誦年代的口訣。
日本福井縣的永平寺是「曹洞宗」的大本山,由道元禪師所創,至今仍有不少人到永平寺當一年和尚(雲水),離上御靈神社不遠的天寧寺,就是同屬道元的曹洞宗分枝。天寧寺規模不大,身處安靜的街道中,很可能讓人過門不入。但是老京都人都知道,天氣好的時候可從天寧寺的山門,看到遠處的比叡山,這種把山門當畫框、比叡山為圖畫的景致,日本人稱為「額緣門」。離開天寧寺可往鴨川,人就離開鬼門,如果來的季節對了,附近的出雲橋是京都人才知道的賞櫻私房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