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葡萄酒到咖啡:厭氧發酵技術重塑咖啡風味
2024年 12月24日
記者陳俊傑/台南報導
咖啡豆的製作,除了品種,發酵的方式也會影響咖啡的風味,我們熟知的發酵方式就是日曬、水洗、蜜處理,近年來一種以「厭氧」方式處理的咖啡豆,也越來越受歡迎。
厭氧的處理方式是由葡萄酒釀造而來,因為釀造過程中會使氧氣減而二氧化碳增,最後進入無氧狀態,此時葡萄以自己的糖分發酵,產生更有香氣、清爽及口感較柔和的葡萄酒。
厭氧咖啡豆也是利用此原理讓咖咖啡豆發酵,將豆子置於不銹鋼桶子中,但因要爭取時效,所以直接抽出氧氣、注入二氧化碳,讓豆子處於完全無氧的狀態下,以自身的糖分進行發酵,並透過嚴控溫度及PH值來管控品質。
「烘大師」的老闆張詔竣說,其實厭氧咖啡豆以前就流行過一陣子,雖一度式微,現在又重新流行開來,因為已找到發酵時間的突破口。相較於傳統仰賴氧氣發酵的日曬、水洗、蜜處理發酵法,無氧的厭氧發酵使豆子具有特殊的香氣,但也因為缺少氧氣,使得發酵的過程較傳統的方式緩慢。張詔竣說,早年厭氧發酵時間甚至達一百小時以上,往往會因發酵過度導致「整組害了了」,使得有些業者加入柳橙汁或葡萄汁加工,「不論是南美洲豆還是非洲豆,喝起來都像草莓果醬」,張詔竣說。
以厭氧方式處理的咖啡豆,期前、中、後段調性,酸度和苦感表現得較為平衡,且有很好的香醇度,烘大師還推出一款以「厭氧日曬」方式處理的露西藝伎。張詔竣說,將經過厭氧處理過後的咖啡豆,再置於太陽下以傳統日曬方式處理,使原先就很不錯的酒香、花果香更純淨、明亮。
烘大師這款厭氧日曬露西藝伎一打開包裝就聞到濃濃的紅酒味,喝下時除了藝伎慣有的花香,還但有百香果香及一絲「老」凍頂茶的特殊香氣,難怪尚未正式開賣,一些識途老馬早聞香下馬出手搶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