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縈夢繫一甲子的老味道-劉家汕頭麵(龍城麵場)
2024年 12月12日
龍城麪場
記者陳俊傑/台南報導
如果說,食神裡的叉燒飯是「黯然銷魂飯」,那麼當年在神農街水仙宮入口的劉家汕頭麵,可說是神街一帶居民牽絆一甲子的「魂縈夢繫麵」了!
沒有多少人記得麵攤是何時開張的,只記得還在第一代巨人少棒隊時,為了熬夜看球,很多人都會去買碗麵當宵夜,那時一碗大乾麵是新台幣1元,小乾和湯麵都是五毛。用的麵不是寬的「外省麵」,也不是坊間一般的汕頭意麵,而是老闆劉木城自製的汕頭麵。
每天下午菜販收攤,外型清瞿的劉木城就推著車到尚未拓寬的海安路和神農街口,在水仙宮入口處的小房內準備營業,他說著一口特殊腔調的台語,因為他是汕頭人,在日本人離開台灣後到台灣旅遊,無奈國民黨被共產黨打敗,政權輪替回不了家,只好留在台灣,和「航站奇緣」的湯姆.漢克頗類似。
寄住在「潮汕會館」(今日的三山國王廟)的劉木城為了生活,以在家鄉學得的製麵絕活,開始挑擔子沿路賣汕頭麵。他的麵是以高筋麵粉加了蛋所製成,他說,在家鄉因有時年歲不好,盜匪很多,所以在祭神時,以加了鴨蛋的麵當供品,因為在家鄉稱鴨蛋為鴨卵,和「壓亂」音相近。因為加了鴨蛋的麵顏色像如意,所以簡稱「意麵」,這是意麵名字的由來之一。另外加了胡蘿蔔汁的麵叫「琥珀」、加了菠菜汁的叫「翡翠」,取其吉祥富貴之意。
龍城麪場
後來劉木城的兒子繼承衣缽,在民權路的巷子內立足,目前由第三代經營。劉木城的女兒據說曾在「駝背橋」(台語『恩估』橋,以前的菱洲東街一帶)開過店。劉家汕頭意麵第三代的小兒子近來也在西門路總理餐廳附近開了店,取名龍城麵場。
一反傳統麵店的裝璜,龍城麵場的裝璜走精緻化路線,個人座位採用如咖啡廳的高腳桌椅,深色四人座椅透露出尊貴感,碗盤餐具則接近日本拉麵店風格,一旁的音響播放著西洋歌曲,讓人彷彿置身咖啡廳內用餐。老實說,這裡的用餐環境好過民權路本店,最重要的是,價格並沒比本店貴,難怪晚上八點過後,客人還是陸續到來。
汕頭麪
乾餛飩
最重要的是,特殊醬油的味道一如以往,據神農街老朋友透露,店家的特殊調味料是加了「鴨油」,所以與眾不同,真相如何?只有老闆自己知道。高筋麵粉做的麵,在滾水中幾秒就可撈出,淋上調料、加上肉片就是一碗讓老顧客懷念、讓移民英國的老主顧魂縈夢繫的劉家汕頭麵了。
但是先別急著拿筷子,讓這碗汕頭麵達到「畫龍點睛」效果的,就是撒上幾葉韭菜,再加一點醋,這才是最正港的劉家汕頭麵的吃法。強烈建議內用,外帶的口感和味道會有頗大的落差。那如果突然嘴饞,又不克前來時怎麼辦?
不用擔心,店家還提供「生麵」外帶回家DIY,會將麵和調料一份份包好,麵要冰在冷凍櫃中,要煮時拿到常溫一下子就可下鍋了。
地址:台南市北區西門路四段28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