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記者 范繼如/台南報導
走在台南成功路,商圈更新的速度從未停歇,咖啡店一家接著一家開張,又悄悄收起。但在街角的某個轉角,翠屋咖啡廳依舊亮著黃光,菜單幾乎沒變,味道也仍舊熟悉。
這是一家老台南人熟知的咖啡簡餐店,從早年營運至今,經歷搬遷、物價上漲與消費習慣改變,但老闆娘與店內員工始終秉持「把事情做好」的信念,不浮誇、不跟風,也不放棄。
「我們不是網美店,也不走高價路線。就是以前那種咖啡廳,有簡餐、有咖啡,東西不多,但做得實在。」
外帶的雞腿餐盒
內帶的雞腿簡餐
菜單不變,是堅持也是記憶
走進店內,幾十年如一日的手寫菜單仍靜靜貼在牆上,雞腿飯、火鍋、現煮的咖啡、現打的果汁副餐依然是主角。菜色不多,卻各有死忠擁護者。特別是雞腿飯,更被店家戲稱為「機密料理」。
「雞腿怎麼醃、怎麼煎,是我們家的老做法,不能改。很多老客人一進來就是點雞腿,說吃這個有家的味道。」
翠屋沒有追流行的新品,從未大改過菜單,這份「不變」其實是一種對客人口味的承諾。「現在很多店都在換菜單、做浮誇裝潢,但我們的客人,要的是熟悉和安心。」
人情不散,是這間店最溫柔的味道
店裡最資深的方店長,是這裡的活招牌。從翠屋還在成功路舊址時就已在崗位,一晃三十多年,見證了這條街的熱鬧與冷清,也默默陪著老闆娘一起守著這家店。
如今,方店長帶著女兒也接手了這份「守護」,成了店內的重要幫手。而那位總是低調的老闆娘,仍舊在廚房裡默默備料、煮湯、掌味——一雙手,照顧的不只是餐點,也是一群老客人的生活記憶。
翠屋咖啡廳沒有太多話,卻讓人一再回頭。因為這裡賣的不只是雞腿飯,而是一種日子靜好、歲月真實的滋味。
中價位的尷尬處境:不上不下,最難撐
翠屋的價格帶落在「中間區段」:比高級簡餐便宜,比便當店稍高。這樣的定價,在現在的台南餐飲市場中,反而成為一種挑戰。
「高價有高價的客群,平價就靠大量流動。但我們這種不上不下的,就很吃力。客人不是沒消費力,只是選擇多了,消費變得更精打細算。」
店員觀察,現在不少客人甚至是兩人點一份簡餐共食;也有長期支持的老客人,仍願意花時間坐下、喝杯咖啡,吃碗熟悉的飯。但平日裡,靠外帶撐場的時候更多。
老客人,才看得出這家店還在
談到老客人,店員眼神帶著一絲溫柔。「很多是從以前跟著我們搬過來的,有些是學生時代吃過,現在變成上班族、帶小孩來吃。你說他們會每天來?不會。但偶爾會回來,就像回家看看。」
對翠屋來說,能撐到今天,不只是因為料理、環境或裝潢,而是一種情感的延續與守成的決心。
在「不變」裡,看見老台南的韌性
在這個每天都有新開店、每天都在翻桌率的時代,翠屋的存在像是一場緩慢的反動。沒有浮誇、沒有噱頭,只有一碗熟悉的雞腿飯和一杯老派咖啡,靜靜地守著台南城市記憶的一角。
🏠地址: 710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8-3號
⏰營業時間:11:00 - 20:00
📸 阿勃勒新聞雲
👀 想看更多台南美食故事,請追蹤「#今天吃什麼」。
#台南美食 #翠屋咖啡廳 #雞腿飯 #老台南味 #手寫菜單 #經典咖啡廳 #台南簡餐 #不變的味道 #在地人推薦 #中價位餐廳 #歲月靜好 #熟悉的味道 #成功路美食 #台南老店 #方店長 #家庭式經營 #城市記憶 #老派浪漫 #咖啡與簡餐 #真實日常 #老客人回家 #味覺記憶 #在地情感 #靜靜守候 #堅持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