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街廣安宮甲辰年慶成祈安三朝建醮
2024年 11月4日

廣安宮

記者陳俊傑/台南專題報導

台灣民間信仰源自中國東南沿海,並不是正統道教,但許多科儀還是沿用道教,例如「醮」。醮的種類很多,據說曾有養殖漁業者因為魚塭收成不好而做過「塭醮」,不過最常見的大概就是「建醮」。


府城廟界耆老說,建醮為祈福之用,求平安,主要防水災,防火災,以達到四季平安,境民閤家安康的目的。寺廟新建完成,代表這境域的「大厝」需要負起看管其他「小厝」(人家厝)的平安,大厝平安,小厝才會平安。


寺廟是這境域的最大厝,做水火醮,可達到淨化的目的;水醮象徵人體外在的骯髒,需要去除才能阹百病、防瘟疫、得長壽。火醮象徵人體內在的修持,去瞋怒心、戒貪痴,而達到內心淨化的作用。

建醮也要擇日,農民曆上就有該年方位吉凶的圖,廟宇會據此決定何年建醮。建醮多半選擇每年年底,因為古時是農業社會,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每年收成後才有時間從事農活之外的工作;一方面藉著建醮敬獻神明,一方面也犒賞自己多年來的心勞。


台南的老廟米街廣安宮,建於鄭氏家族在台南的時期(西元16621683年),主祀池府千歲。在民族路石精舂後方的廣安宮,著名的「阿憨鹹粥」50多年前就是在廟前營業。因年久失修,以致廟體傾圮多年,直到民國105年改組後的新董事會決定修復,在市府文化局、文資處的輔導下,民國111年竣工,並選在今年(113年),舉辦慶成建醮大典。

燈篙

附近居民參與盛會

附近居民參與盛會

交陪境送的匾額

交陪境鑑醮的神尊

交陪境鑑醮的神尊

廟方11/2下午一起去交陪境請神尊來鑑醮,而且都是大尊神像

廟方11/2下午一起去交陪境請神尊來鑑醮,而且都是大尊神像

廟方11/2下午一起去交陪境請神尊來鑑醮,而且都是大尊神像

從國曆1024日「豎立燈篙」、111日請交陪境神尊「鑑醮」..一直到1116日普渡植福,並在1228日「送天師」後,相隔72年再度舉行的慶成祈安建醮大典,才算圓滿。

小花絮

 

米街廣安宮、下太子昆沙宮、柱仔行永華宮、大道興濟宮、中營慶福宮是有深厚交情的宮廟,其中一廟建醮時,其他四廟共同掛「主普」。此外,昆沙宮建醮,其他四廟合贈的匾額,以四廟廟名首字題「興廣永慶」:而慶福宮建醮,其他寺廟合贈「昆廣永興」、「永廣昆興」匾額。所以,如果你有機會到這些廟宇走走,記得找一下還有沒有其他的匾額。

昆沙宮-取自網路邱小傑

中營慶福宮-取自微廟影視文化

中營慶福宮-取自微廟影視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