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關帝殿十二年一科祈安遶境簽署自律公約:
表裡如一,還是表裡不一?
2024年 12月15日
翻攝threads cgx_0829
https://www.threads.net/@cgx_0829?hl=zh-tw
記者林賢雲 / 台南報導
台南關帝殿耗時十二年的盛事「祈安遶境」於日前舉行,活動開場以「簽署自律公約」拉開序幕,堂堂宣示優質廟會文化的決心。主辦單位高舉「不擾民、不噪音、不亂丟垃圾」的三大原則,聲稱要以「新時代廟會典範」之姿引領宗教活動進入品味新高度。然而,活動才剛進行沒多久,便出現了截然相反的現實景象。
遶境活動開始後,轟天巨響的爆竹煙火與震耳欲聾的鑼鼓聲瞬間吞沒了附近街區的安寧。居民笑稱:「這是公約還是口號?難道簽公約的筆是用鞭炮做的?」遶境隊伍行經的街道垃圾成山,塑膠瓶、紙屑與未熄滅的鞭炮殘渣散落一地。沿途商家紛紛大嘆生意受阻,住戶更苦不堪言:「什麼不擾民?我看是擾到不行!」
此外,遶境隊伍佔據主要道路,導致交通幾近癱瘓。緊急車輛無法通行,附近居民連出門買菜都成了難題。有民眾直言:「祈安遶境是為了保佑地方安寧,可這擾人的程度簡直是場浩劫。」
事實上,祈安遶境這類宗教活動承載著豐富的文化意義,但如何平衡傳統與現代生活需求,卻是一道考驗。遶境活動要真正實現「不擾民、不噪音、不亂丟垃圾」,恐怕不是簽幾張公約就能解決的,而是需要更具體的執行計畫與嚴格的落實措施。
一場打著「優質化」旗幟的遶境,卻在實際執行中「打臉」自律公約,令人不禁質疑這份公約的真實性與有效性。或許,當簽署公約變成一種形式化的表演,而非切實改善問題的手段,宗教活動的美意也就失去了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