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殻改運,迎接新年

2025年 1月5

脫殻改運,迎接新年

記者劉悅儷  / 台南報導

剝龍眼和雞蛋殼,剝下來殼妥善包回宮再加金紙一起火化。

人生遇到低潮,利用過年前來個「金蟬脫殼」,改變運勢,這種儀式稱為「脫殼補運」,每年過年前都有宮廟在做,只是大家方法不太一樣,永康龍潭慈佑宮昨天由宮主率信眾前往開基玉皇宮進行脫殼補運儀式,今年共有一百零六份,大家圍在一起剝龍眼和雞蛋殼,剝下來的殼還不能丟掉,得妥善包回宮再加金紙一起火化。

宮主向玉皇上帝秉奏疏文

慈佑宮的脫殼補運已行之有年,每年都選定過年前一個周末假日進行,行前必先在廟請示觀音佛祖,由觀音佛祖依自己的弱項加以補強,比如財富、家庭、健康等,再把要改運的事項書寫在疏文之上,到廟時,先由宮主向玉皇上帝秉奏疏文,接著是擲筊,若得聖杯,獲得神明允許,才能進行剝殼儀式。

備妥的一百零六份祭品

碗下層是米糕,上面圍了十二顆紅蛋,中間還有一個裝十二顆龍眼的小碗

祭品下面是信眾衣服

先行備妥的一百零六份祭品,碗的最下層是米糕,上面圍了十二顆紅蛋,中間還有一個裝十二顆龍眼的小碗,祭品下面是信眾的衣服,獲得聖杯者需自行用手撥去蛋殼或龍眼殼,象徵脫胎換骨,歹運出去、好運進來。為求效果,還有人會要求將紅蛋放在衣服上來回滾動,把霉運滾掉。很多無法親自到場參加活動的人,可把衣服託親友帶來「滾蛋」改運。

  

台南地區的道長表示,脫殼補運也是改運儀式的一種,但較常見於北部,南部少見,很多南部的民眾都戲稱這種改運團叫做「鴨蛋教」。

大家圍在一起剝龍眼和雞蛋殼

脫殼改運兩種主要祭品是雞蛋或龍眼,但遇到缺荒之時,沒有龍眼就改用雞蛋,沒有雞蛋就用龍眼,不能用鴨蛋或鵝蛋。若兩者都缺就沒得改了。

 

另外一個有趣的現象是蛋有時好剝、有時難剝,遇到蛋不好剝時,常把蛋剝得破破爛爛,感覺上就不太圓滿;今年蛋很好剝,大家會覺得蛇年一定很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