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寫福

2025年 2月12

記者陳俊文  / 台南報導

廟宇都會在正殿門樑上張貼「福符」,代表宮廟的門面,一般都委託名書法家書寫之,台南高商綜合科三年級學生袁士恒從小在廟旁長大,對宮廟有一份特別情感,從小就研習書法,能寫出不輸書法老師的正規福符,今年過年台南有很多宮廟都張貼他的福符,可謂名家出少年。

   

福符是道教法會時所懸掛張貼的彩紙,在法會時的福符又稱為「飛聯」,福符最早是引用佛幡造型為基礎,再書寫祈福項目或讚語,有祈福之意,懸掛福符能招祥,也很喜慶。使用時機以神佛壽誕、開光、安座、迎神、普度、結婚等。在台灣,幾乎每一家廟正殿都會張貼,且配合時令更換。

以今年春節為例,除夕前就要更換福符除舊布新,符身是紅底黑字,符腳是綠色剪紙,四個字的符身之間再配上三條三供符。到了正月初九天公生,主祀玉皇上帝的廟宇像開基玉皇宮、天壇等的福符會改成黃色符身,上書紅字,剪紙也變成紅色,中間仍有三供符,所寫的文字要有帝王之氣,如袁士恒幫開基玉皇宮書寫的福符字為「皇天錫福」,除夕前的福符是「蛇采飛揚」,兩者有別。

  

袁士恒表示,他從國中畢業那一年起幫宮廟寫對聯、香條或福符,最早師事水門宮書法老師洪嘉駿,也曾追隨道長許森凱習字; 剪紙則是看別人的福符自行摸索,但他的福符除三供符之外,其餘都都純手工,從裁紙到剪刀花都自己來,所以特別有溫度。

  

袁士恒只是高中生,即使功力強,仍會被「拙眼看人低」,他也不在意,因為只要「盲測」,他自信不會輸給書法老師。今年包括安平金龍宮、北區玉尊堂以及湖內吉聚義堂都張貼其福符,開基玉皇宮也將其福符視為藝術品張貼在布告欄供香客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