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拜月老公記得把紅線綁在月老公的枴杖上。(記者林寶華攝)
記者林寶華 / 台南報導
近幾年府城月老信仰在官民炒作、觀光飯店推波助瀾下,各地「曠男怨女」多到府城拜月老,祈求一拜得真愛,戀情滾滾來。北區各宮廟除位列「四大月老」的興濟宮「闊嘴」月老之外,開基玉皇宮的月老塑於光緒十三年(西元一八八七年),已有一百三十五年歷史,祂老人家從清朝說媒到現代,認真勤奮,風雨無阻,從不請假。頭戴插鉚金冠,有如一支天線,被喻為「天線」月老。
府城四大月老從何而來? 沒有人說的清。但只知這是早期文史工作者給他們冠上的封號,其實,台南很多廟都有月老信仰,有些更是亙古即有,只是名氣不如四大。也有些見月老香火鼎盛,新雕月老公「蹭」一下知名度。
開山宮的月老極古樸。(記者林寶華攝)
其實府城何止四大月老? 很多廟皆有可看之處。如開山宮後殿的月老公,從神尊外觀來看,年代也極其久遠,頭戴員外帽,手持綁紅線拐杖,方臉廣腮,慈眉善目,嘴吧微嘟,愛說話、善作媒,受人之託就會盡力幫忙撮合,文史工作者一致認為也是月老的精品。
北區祀有月老的廟,除最有名的興濟宮之外,尚有開基玉皇宮、開基天后祖廟、元和宮。但月老一般都是陪祀神,大部分供奉在後殿不起眼的角落,要拜也得認真尋尋覓覓。很多因香客不識,還得做介紹牌,告訴信眾 : 這一尊是月老,不是土地公。
在公部門推波助瀾之下,近幾年拜月老的風氣鼎盛,原先月老都和其它神明合祀,後來業務量激增,只得搬到專用的辦公室,像祀典武廟、大天后宮的月老專祠。興濟宮的月老原先供奉在觀音佛祖神龕前右側。拜拜的人增多之後,廟方把旁邊達摩祖師的「辦公室」讓給業績蒸蒸日上的月老公,也變成月老專用神龕。
興濟宮的闊嘴月老(記者林寶華攝)
關於「達摩禮讓月老公」之事,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觀興藝術文化基金會」會長侯明福總覺得對達摩祖師有點「歹勢」,但所以會調換,實在因為月老香火太盛,原來位置因月老的信眾太多「打結」,在苦思無門、找不到適當位置之下,才把主意打到達摩祖師身上,畢竟專程來拜祖師的信眾較少,月老正當紅。也承蒙祖師大度,在恭請觀音佛祖仲裁、取得三聖筊後,才互易其位,月老公有了自己的專屬辦公室,便能擴大編制,提升服務品質。
興濟宮十年來與成功大學已連續合辦十屆學術研討會,其中第四屆還曾探討過華人世界的月老信仰,可見月老信仰不止在台灣,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人拜月老。
為了不讓府城四大月老專於前美於前,北區區公所曾於年前辦過「鎮北月老好姻緣」導覽活動,向外地觀光客推銷也很有「拜」頭的鎮北坊四大月老,除興濟宮之外,還有開基玉皇宮、開基天后祖廟和元和宮,組成堅強的鎮北四大月老連線,走訪鎮北坊可一次祈求四位月老恩賜良緣。
開基玉皇宮的“天線”月老,最可直達天聽。
開基玉皇宮月老公已一百三十五歲,不止是月老公,還是月老「祖」了。祂離玉皇上帝最近,頭戴金天線,可直達天聽,被稱為效率最好的「天線月老」,只可惜祂老人家藏在一樓側邊五斗殿的小角落,離香客又遠,要拜真要上窮碧落。廟方已決定在二樓新建工程完工後,把祂跟註生娘娘、太陰星君等結婚生子神明供奉一塊,組成堅強的愛情聯盟,方便信眾一次祈求。
開基天后宮「笑咪咪」月老,頭微右傾,好像認真在聆聽曠男怨女的心聲,右手持象徵「福祿」的葫蘆,臉上露出淺淺的笑容,非常平易近人的媒人公。
元和宮的慈眉月老,身著藍袍,手持姻緣簿,腳旁還有一支毛筆記錄姻緣,頭戴高高的員外帽,前額「扣扣」的,還露出三條線的皺紋,屬於說媒穩健型的月老。
台南大天后宮還有月老神將。(記者林寶華攝)
月老一般供奉在廟裡,為讓月老更親民,大天后宮還裝扮一尊月老神將,由人背扛出巡。多次隨著媽祖出巡,走到老裡都是民眾合照打卡的焦點,非常平易近人。
觀興文化藝術基金會會長侯明福裝扮的真人月老。(記者林寶華攝)
數年前文化局舉辦府城四大月老活動,興濟宮觀興藝術文化基金會會長侯明福還打扮成「真人月老」,拉近民眾的距離,只可惜僅出勤幾次,今年四月他卸任後,真人月老若後繼無人,將成絕響。
至於月老公的聖誕,各廟的拜法不一。興濟宮和開基玉皇宮都做農曆六月二日,這是最正統的正壽日。開基天后祖廟在八月十五日中秋節祝壽。也有廟宇拜七月七日,將月老和七夕情人節做巧妙的聯結以提升拜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