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濟公來到台灣後有更親民的形象。(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 陳俊文/台南報導
國際命理大師潘智航應邀到天台山國清寺,參加濟公成道861年文化季活動。
台灣南北各地擁有廣大信眾的濟公活佛,誕生和出家之地都在大陸浙江天台山,天台山濟公文化交流協會五月十三至十五日在天台山一千四百年隋朝古剎國清寺舉辦「濟公成道八百一十六週年祭祀典禮」,共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濟公信徒一千兩百人參加,台南市普法道濟寺、九龍山濟德宮由顧問國際命理大師潘智航領軍,應邀參與盛會,九龍山濟德宮更將於十月籌組「濟公活佛要回家」文化交流團至天台山謁祖。
濟公禪師誕生於南宋時期浙江天台山下的台州縣,迄今八百一十六年,而天台山國清寺則是他出家的地方,本身也是濟公禪師信徒的潘智航表示,很多人都以為濟公禪師在杭州西湖靈隱寺出家,這是錯誤的,他是在天台山國清寺出家,靈隱寺是修行之處。所以台灣濟公活佛的祖廟應該在天台山國清寺,不是靈隱寺。
濟公在台灣信徒的心目中是一位闡揚濟世為公、行善助人的活佛。浙江台州市的天台濟公文化交流協會今年舉辦濟公成道八百十一六週年祭典,吸引台灣各地濟公信徒八百五十人參加,占了總參加人數的八成。今年也有遠道新加坡、馬來西亞和香港、澳門的濟公信眾參與活動。
潘智航表示,天台山做為南宋禪宗高僧濟公故里,「濟公傳說」至今已流傳八百多年,濟公「慈悲仁慧,無我利他,懲惡揚善,道濟天下」的濟世精神更深入人心;在台灣,濟公禪師雲遊四海、扶危濟困的故事也是家喻戶曉,但大部人都不知道他從何而來。
建於隋文帝開皇十八年(西元五九八年)的天台山國清寺,無疑是濟公信仰謁祖覲朝的重要據點,為此,潘智航和九龍山濟德宮將於十月合組「濟公活佛要回家」的參訪團,由他親自帶隊,率領信眾參訪天台山國清寺和杭州靈隱寺兩個和活佛相關的古剎,這也是國內少數以濟公為主題的謁祖行程。
濟公來到台灣後有更親民的形象。(記者陳俊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