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爺服裝
2024年 10月24日

圖:陰陽考功司

記者陳俊傑/台南報導

人要衣裝,將爺也要衣裝,永福路武廟前「光彩繡莊」的林玉泉,人稱「泉師」,作品曾多次被選為總統餽贈外賓的伴手禮,也縫製過不少將爺服。

泉師說,將爺服又分成「文甲」、「武甲」、「文武甲」,最複雜的應屬武甲。做將爺服時要先「起圖」〈畫草稿〉,然後分前、後、上、下、衣袖縫製,最後再組合。以武甲為例,正面中央為「獅頭」,顯出威武的氣勢,上方為「護心」,古時用鐵片,現在用刺繡替代。下擺稱為「腿裙」,繡上龍的圖案。此外還有衣袖及「甲領」〈保護頸、肩的披甲〉,繡龍,也是以刺繡代替鐵片。

背面上方要縫製「旗斗」,插旗子以顯得精神奕奕,不同於神明插五枝旗子,將爺插四枝,故稱為「四飄」。

西羅殿崇德尊侯

西羅殿顯祐尊侯

文甲則類似長袍,所用質料、做法較簡單,正面繡龍頭,背面繡花,衣袖繡龍;文武甲則是左手做文甲、右手做武甲的型態。西羅殿的崇德、顯佑尊侯兩尊將爺平時穿武甲,過年期間則是儒生打扮,穿文甲,大概是想,大過年的,少一點肅殺的氣氛。

圖:北極殿桃花女。北極殿有男女一對周公與桃花女,周公不是周朝周公,據說是和桃花女有過節,玄天上帝出來喬事情後,成了上帝公的駕前

圖:北極殿桃花女下擺精美刺繡

圖:小孩看大仙尪仔

泉師說,將爺衣服大約六尺長,但用料至少六丈,因繡法不同,重約十到十五公斤。一件武甲,講究一點的,衣服裡舖棉花,必須以手工刺繡,費工費時,但能繡出立體感,他說四個人分工,從起圖到完成,有時須要兩個月的時間。機械繡無法繡出立體感,不能用在舖棉的將爺服,人工用的少,價格約為手工繡的四分之一。素面的將爺服簡單多了,大約三天便可完成一件。

也因為手工繡價格高,中國貨也佔據大部份市場,價格比本土機械繡的還便宜,這也是本土傳統工藝業者普遍面臨的問題。不過泉師說,挑剔一點及經濟能力好的客戶,還是無法接受粗製濫造的中國貨。

泉師說,早期將爺服飾規定較嚴格,隨著時代演進,有些人將創意發揮在將爺服上,以七爺八爺為例,應是一白一黑素面的衣服,現在有人硬是在上面加上花或竹葉。

圖:使用前後都要整理、保養(大天后宮的月老)

圖:使用前後都要整理、保養(大天后宮的月老)

除了文甲,將爺服不能洗,平日只能用雞毛撢子清清,還好有些廟宇〈尤其是粉絲眾多的大廟〉,信徒三不五時會送衣服,將爺們也就無須「縫縫補補又三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