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害來時,如何保護自己與家人?臺南市推出實作課程
2024年 10月18日
實作課程-止血術及包紮技術
記者林賢雲/台南報導
為了提升市民在災害發生時的應變與救護能力,臺南市政府衛生局今年推出了「災害應變及止血救護技術推廣計畫」。透過一系列的教育訓練課程,計畫旨在增強民眾與專業人士在緊急情況下的應變知識與實際操作技能。本計畫共設有12堂課,將於各大醫院及社區內舉辦,歡迎市民踴躍報名參加。
此計畫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市民學習基本的創傷處理與止血技術,同時推動種子教官的培訓,建立一支專業救護人才庫,為未來的災害應對提供更多支援。教育訓練課程分為兩大類,針對一般民眾與專業醫療人員。
針對一般市民的課程內容包括災害應變準備、止血與包紮技術,並強調實作訓練,確保學員在面對突發狀況時能正確處理。專業人員課程則著重於專業檢傷分類、大量傷患處理,並透過情境模擬,提升醫護人員的實戰經驗與應對能力。
衛生局局長李翠鳳表示,此計畫與柳營奇美醫院、佳里奇美醫院及安南醫院合作,將在安南、佳里、柳營、將軍及安定等多個區域舉辦多場訓練,不僅針對市民,還包括醫護人員。希望透過這些培訓,全面提升臺南市的災害應變能力。
衛生局呼籲市民踴躍參與,透過學習救護技術,增強自救與互救的能力,共同打造更安全的生活環境。課程詳情及報名資訊,請至臺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s://health.tainan.gov.tw/)首頁的「活動訊息」查詢。
大量傷患處理實作-搬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