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衛生局呼籲:
諾羅病毒高峰期來臨,預防措施不可少!

2024年 10月30日

記者林賢雲/台南報導

每到11月至隔年3月,腸胃道不適的情況似乎變得更加普遍,尤其是在諾羅病毒流行的高峰期。隨著諾羅病毒的傳播力極強,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形間多了一層潛在的風險。看到臺南市政府衛生局不斷呼籲大家做好防疫措施,感受到他們對市民健康的重視。防範措施雖然看起來繁瑣,但其實是每個人都能輕鬆做到的,比如勤洗手、選擇新鮮食材、澈底加熱食物等,這些簡單的小事正是保障健康的重要步驟。尤其是提醒我們在進食貝類水產品時要多加注意,這讓我思考,雖然新鮮生蠔的滋味難以抗拒,但為了避免風險,還是應該選擇澈底煮熟的食物。

臺南衛生局籲民眾防範諾羅病毒 高峰期勤洗手、澈底加熱食物是關鍵。隨著每年11月至隔年3月的諾羅病毒高峰期來臨,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民眾提高警覺,積極採取防範措施,以避免因病毒傳染造成腸胃不適。諾羅病毒傳染力極強,常導致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傳染,增加疾病傳播風險。

衛生局強調,勤洗手是防範諾羅病毒的重要措施。民眾應減少觸碰口鼻,並養成良好的個人及食品衛生習慣。特別是在如廁後、進食前和準備食物之前,務必使用肥皂或洗手乳徹底清洗雙手,因為酒精或乾洗手液無法有效殺滅諾羅病毒。此外,若出現腸胃道疾病症狀,應在解除症狀至少48小時後,方能從事與食品接觸的工作。

在食品安全及環境衛生方面,衛生局建議民眾選用新鮮食材,並確保使用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的水源,徹底清洗所有食材。所有食品容器及器具必須徹底清潔和消毒,並區分生食與熟食的處理器具,以避免交叉污染。廚房、廁所及餐飲環境應定期使用適當稀釋的漂白水進行消毒。烹調過程中,所有食物應徹底加熱,特別是避免生食貝類水產品,如生蠔等。當貝類水產品開殼後,應再多煮一段時間,確保完全煮熟後再食用。

衛生局局長李翠鳳表示,所有食品業者及市民應遵循「預防食品中毒五要二不原則」,即要洗手、要新鮮、要生熟食分開、要徹底加熱、要注意保存溫度、不飲用山泉水及不食用不明動植物,以避免食品中毒發生。民眾若有任何食品衛生問題,歡迎撥打食品專線0800-285-000進行洽詢。此外,食品藥物管理署亦設置「防治食品中毒專區」,供民眾學習如何避免食品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