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香瓜紅蔥頭災損會勘確認達標
陳亭妃要求農業部公告現金救助
2024年 11月18日
記者林賢雲/台南報導
當颱風肆虐後,農民的辛苦與損失常常被忽略,但他們的一粒粒作物背後,是家庭的生計與心血。最近,立法委員陳亭妃為了爭取農民的權益,再次要求農業部設立完善的災損補助機制,盡速讓農民得到應有的補助。以下是事件詳情。
雖然康芮颱風已遠離臺灣超過兩週,但臺南的農作物災損仍然持續延燒。隨著11月的四個颱風共伴效應,台南地區的農田備受衝擊,胡麻、洋香瓜、紅蔥頭、蕎麥、黑豆、番茄與食用玉米等作物受損嚴重。然而,至今只有胡麻完成災損補助公告,其餘品項的補助進度仍未明確,讓農民倍感焦慮。
立法委員陳亭妃在11月15日的質詢中直指農業部長陳駿季,要求農業部針對災損補助流程制定一套標準作業程序(SOP)。她指出,從康芮颱風至今,農業損失頻傳,農糧署資料與地方會勘的結果應迅速整合,透過地方區公所、市府與中央農業單位的高效合作,縮短農民等待補助的時間。
陳亭妃表示,從颱風帶來的豪雨到接連而來的氣流擾動,讓臺南農民面臨「災害接力賽」。農作物如胡麻泡水腐爛、洋香瓜枯萎、紅蔥頭與黑豆遭受病蟲害等,損失慘重。然而,農業部目前的處理速度無法讓農民安心,許多農作物補助公告仍在地方公文陳核階段,遲遲未能進一步推動。
她強調,颱風後若不盡快協助農民翻耕與善後,將嚴重影響下一批的種植計劃,進而衝擊農民的收成與生計。農業部應儘快完成洋香瓜、紅蔥頭、蕎麥、黑豆、番茄及食用玉米等品項的災損補助公告,切勿讓農民一再承受損失卻無處申訴。
陳亭妃建議,農業部應建立清楚的SOP,指導區公所在第一時間完成災損通報,由市府與中央農業單位迅速安排會勘,確認損害後盡速公告補助。只有完善的審查流程,才能在災後第一時間保障農民權益,減少等待與損失。
她呼籲農業部正視農民的困境,積極作為,確保災損補助的效率,讓農民能盡快復耕,穩定生計,並重振對未來耕作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