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永續 守護地球!南市教育局友善環境農場體驗活動
連續舉辦4年 深獲師生肯定
2024年 11月18日
小農夫體驗操作輪播機
記者林賢雲/台南報導
在現代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讓孩子回歸自然、體驗耕作與養殖的重要性愈發凸顯。臺南市教育局攜手環境教育輔導團連續4年推動的「友善環境農場體驗計畫」,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帶領學童從田間到餐桌,實地學習友善農業的價值。今年的10場活動已圓滿結束,參與的近270名學童收穫滿滿,並立志以自己的小行動為地球環境帶來正向影響。
為讓學童親身體驗友善耕種與養殖的重要性,並建立生態永續的環保觀念,臺南市教育局與環境教育輔導團攜手推動的「友善環境農場體驗計畫」已連續舉辦四年。今年度的10場活動於11月順利完成,場場爆滿,吸引近270名學童參與,反應熱烈,孩子們在實地學習中感悟環保的重要性,並立志成為生態守護者。
市長黃偉哲表示,友善環境的理念不僅是解決當前環境危機的指引,更是需要代代傳承的寶貴財富。透過農場體驗,孩子們不僅學習自然資源的珍貴,也學會如何友善地與環境共處,內化為「友善環境、生態永續、循環不息」的環保觀念。
今年的活動場地選在永康區的阿中農場,以「帥氣小農夫x健康小廚師x快樂小園丁」為主軸,設計多元化課程。孩子們參加「玉米小學堂」課程,模擬玉米生長過程,學習珍惜食物;透過「洛神小學堂」,親手製作洛神蜜餞,體驗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認識低碳飲食的價值;在「24節氣」活動中,結合東方節氣與西方星座知識,學習規劃農作物生產排程,認識自然共生的智慧。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雖然虛擬世界的農場遊戲廣受孩子們喜愛,但真正動手體驗更能讓孩子理解自然與生活的緊密連結。透過友善農場體驗,孩子們可以更深刻地認識友善農業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從小培養環保意識,為未來的永續發展鋪路。
活動中,友蜂農牧與國際珍古德協會提供專業支持,為孩子們介紹雲嘉南地區秋冬農作物的耕作技巧與環保價值,並透過導覽與講解深入淺出地傳授友善農業的生態保育觀念。學童們不僅體驗了玉米、蘿蔔、洛神的友善種植技術,還參與了循環經濟農場的實地考察,瞭解耕作、收成的每一步如何兼顧環境保護。
教育局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這類結合知識與實作的體驗活動,讓更多孩子從小建立環保觀念,深刻感受到自然的魅力與價值,共同為永續的未來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