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亭妃會勘蕎麥、黑豆颱風災損
要求農業部儘速核定現金救助
2024年 11月16日
記者林賢雲/台南報導
每次天災過後,最心急的莫過於辛苦耕種的農民,他們在颱風中失去了大半的收成,卻還要等待災損救助的繁瑣程序。作為社會的一員,我不禁想問,政府的救助是否能跟上農民的需要?針對近期台南多項農作物因颱風受災的情況,立法委員陳亭妃的積極回應,正是讓農民看到希望的重要一步。
受到11月康芮颱風的影響,台南地區多項農作物災損嚴重,包括洋香瓜、紅蔥頭、玉米、番茄、胡麻等。然而,颱風遠離台灣已將近兩週,目前僅胡麻確定公告災損救助,其他作物的救助方案仍無進一步消息。
立法委員陳亭妃於立法院質詢農業部長陳駿季,要求農業部儘快協調地方政府,全面彙整災損速報資料,盡速核定並公告災損救助,讓農民儘早獲得援助。她強調,當務之急是簡化程序,從簡、從寬、從速認定災損,減輕農民壓力。
今日,陳亭妃接獲台南官田、六甲、柳營及後壁地區農民反映,蕎麥與黑豆亦因連日豪雨遭遇嚴重災損。她隨即安排實地會勘,深入了解現場情況,並同步通報農業部及農糧署,呼籲儘速將蕎麥與黑豆納入災損救助範圍。
陳亭妃在立法院多次要求農業部制定完善的農、漁災損通報SOP。她指出,當災損發生時,應由地方公所迅速啟動速報機制,並安排地方與中央共同會勘,確認損害後,由農業部快速公告救助方案。今年11月因「4颱共舞」現象導致的長期降雨,讓農作物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形成「連續性災損」,更突顯通報機制的重要性。
陳亭妃呼籲農業部加速審核程序,將台南受災的洋香瓜、紅蔥頭、玉米、番茄、蕎麥、黑豆等作物,儘快公告為災損救助對象,讓農民及時獲得政府支持。她表示,農民的生計與生產重建不能等待,政府有責任提供即時有效的協助,讓農民能安心度過難關。
面對頻繁的天災,完善的災損通報與救助制度不僅是農民的期待,更是對農業穩定的重要承諾。透過陳亭妃的實地會勘與積極推動,或許能讓台南農民看到政府支持的力量,讓他們能儘早重建希望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