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亭妃籲國發基金落實南北平衡
明年一月底前設南部輔導窗口
2024年 11月22日
記者林賢雲/台南報導
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每年編列大量預算以扶植我國中小企業與新創產業,然而,由於資訊落差與資源分配不均,台南地區的企業在申請相關資源時常面臨「看得到吃不到」的困境。立法委員陳亭妃多次在立法院預算審查時提出南北平衡的主決議,並強調國發基金必須加強對南部尤其是台南中小企業與新創產業的支持。她要求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對現有的「六大產業扶植政策」進行全面盤整,並於明年1月底前設立南部企業專責輔導窗口,確保政策落實,幫助在地企業轉型並提升競爭力。
針對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扶植中小企業與新創產業的政策落實情況,立法委員陳亭妃表示,國發基金編列的重點方向包括「半導體」、「人工智慧」、「軍工」、「安控」、「次世代通訊」五大信賴產業,以及「AI新創產業」與「綠色成長淨零產業」,但如何讓這些產業與台南及南部地區的中小企業緊密結合,目前仍存在嚴重的南北資訊與資源分配落差。
陳亭妃指出,國發會曾針對台南地區提出「國發基金扶植新創及中小企業政策」專案報告,提及六大輔助方向,包括「直接投資方案(1億元以上)」、「加強投資中小企業實施方案」、「加強投資策略性服務業實施方案」、「加強投資策略性製造業實施方案」、「加強投資文化創意產業實施方案」及「創業天使投資方案(2000萬元以下)」。然而,這些政策實際對台南中小企業與新創產業的幫助極為有限,許多在地業者因缺乏資訊管道,未能及時掌握政策內容與申請流程,最終導致政策扶植效果不彰。
她強調,國發基金的政策設計缺乏主動輔導與諮詢機制,南部企業在有意申請時往往因資訊延遲錯失良機,有限的預算資源早已被其他地區用盡,導致「看得到吃不到」的窘境。
為解決上述問題,陳亭妃要求國發會立即檢討現行制度,並在明年1月底前設立南部企業專責輔導窗口,實現單一諮詢與輔導機制,確保南部企業能快速掌握政策資訊,並獲得申請與執行的實質支持。她指出,台南地區擁有眾多隱形冠軍企業,透過政策輔導,能加速企業轉型,進一步提升競爭力與對外接單能力,達成國發基金設定的績效指標。
「國發基金的核心使命是扶植全國中小企業與新創產業,推動產業升級與轉型。只有真正落實南北平衡,讓台南及南部企業能實際受惠,才能真正達成其政策目標,創造全國經濟發展的共榮局面。」陳亭妃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