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玫君教授:三十載深耕戲劇教育 讓美感從生活中綻放
2024年 12月27日
記者林賢雲/台南報導
從幼兒到成人,林玫君教授以戲劇教育為橋梁,深耕臺灣藝術教育超過三十年,以創新與實踐推動美感教育的向下扎根與向上延伸。她所領導的「幼兒園美感教育扎根計畫」,透過戲劇策略與跨文化對話,為臺灣及亞洲藝術教育樹立了典範,並在全球舞台上展現了臺灣的創意與專業。
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林玫君教授,在戲劇與美感教育領域持續深耕逾三十年,其卓越貢獻今年再添佳績,榮獲第10屆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教學傑出獎。作為臺灣「應用戲劇」的重要推手,林教授結合「藝術家、研究者、教育者」的三重身份,將戲劇策略融入教育,成功引領臺灣成為亞洲戲劇教育的學術重鎮。
林教授於2013年啟動的「幼兒園美感教育扎根計畫」,秉持「美感即生活」的理念,在全臺打造超過百處美感基地。她透過戲劇結合繪本、肢體表現與文化傳統,啟發幼兒對美的感知與創造力。參與的教師表示,工作坊中的即時回饋與創意教學策略,為課堂注入新能量,提升了教學實踐的深度與廣度。
今年11月,計畫迎來第11年,並於「2024幼兒美感教育國際論壇」中邀請新加坡與美國的教育學者分享國際經驗,包括瑞吉歐課程的實踐與幼兒視覺藝術教育。此外,論壇中臺灣本土教師展示的課程案例「橋頭在地愛玩課」與「玩轉光與影」,融合戲劇與光影傳承,成為多元文化對話的亮點。
林教授認為「扮演是孩子的本能」,她期盼教育者善用幼兒的天性,透過戲劇扎根美感教育。不僅如此,她還針對大專生與成人設計創新的博物館導覽課程,結合戲劇情境與互動學習,讓參與者在「做中學」中獲得深刻體驗。她強調:「當知識與經驗能用於實際問題解決,才是真正的學以致用。」
臺南大學校長陳惠萍表示,林教授在美感教育與戲劇應用的卓越表現,不僅為臺灣藝術教育注入活力,也為全球藝術教育領域帶來靈感與突破。未來,林教授將持續帶領臺灣藝術教育邁向新高度,讓美感從幼兒到成人,在生活中不斷綻放,開拓更寬廣的藝術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