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氣候挑戰,臺南水資源管理穩定供應
市府呼籲節約用水共創永續未來
2025年 1月12日
記者林賢雲/台南報導
在氣候變遷帶來旱澇不均的背景下,臺南市政府透過積極的水資源管理,不僅確保了民生與農業用水的穩定供應,更展現出對環境永續的承諾。市長黃偉哲提醒民眾,即便目前水情穩定,仍應維持節水好習慣,共同面對未來可能的不確定性。
受氣候變遷影響,臺灣近年來常出現旱澇不均現象,但目前臺南市已進入枯水期。得益於去年集水區的豐沛降雨,截至114年1月9日,臺南三大水庫總蓄水量達到6.49億噸,確保了民生及農業供水尚無虞。臺南市長黃偉哲在此特別提醒,雖然水源充足,但應秉持「有水當思無水之苦」的精神,持續養成良好的節水習慣。
根據臺南市政府最新數據,目前曾文水庫與烏山頭水庫合計有效容量為5.8億噸,有效蓄水量達5.7億噸,有效容量比高達99.28%。南化水庫有效蓄水量為7,907萬噸,有效容量比88.64%;白河水庫有效蓄水量則有701萬噸,有效容量比為50.83%。這些數據顯示臺南主要水庫水情穩定,供應有力。
因應穩定的水情,農業部農田水利署已公告,曾文與烏山頭水庫灌區一期稻作預計自1月底開始供灌,並將根據降雨量、水庫蓄水量和作物生長情形進行靈活調配。
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市府團隊與中央密切合作推動的各項水資源建設正逐步展現成果。例如,去年啟用的曾文南化聯通管已成功串連曾文水庫與南化水庫系統,實現水源調度綜效,保障高雄地區供水需求。再生水廠的建設亦成為關鍵,三座再生水廠每日最大供水量達8.3萬噸,預計明年提升至11萬噸。未來計畫打造的海淡廠第一期完成後,每日可產水量將達10萬噸。
透過開發多元水資源及先進水利設施,臺南大幅提升了水資源韌性,為南臺灣帶來更穩定的水供應保障。在此,市長黃偉哲呼籲全體市民,即使在水情穩定的當下,也應持續養成節水習慣,共同為臺南的永續發展貢獻力量。未來,臺南將持續致力於生產、生活與生態的結合,讓豐富的自然資源與先進的管理技術共創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