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舉起手,請你看見我」
南市教育局推學童「舉手過馬路」安全運動
2025年1月23日

記者林賢雲/台南報導

為提升學童過馬路的安全意識,臺南市教育局於1月23日舉辦了一場生動活潑的「舉手過馬路」安全運動。活動特別邀請大光國小學生演出生活情境行動劇,並推出全新課程模組,旨在透過教育與實踐,確保學童在日常通學過程中的安全。

臺南市教育局今日(23日)積極推廣學童「舉手過馬路」安全運動,特別邀請大光國小學生參與演出生活情境行動劇,生動地傳達正確的過馬路觀念。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學生們活潑的表演贏得與會人員的一致好評,留下深刻印象。


教育局同時宣布,已在「臺南市交通安全教育網」建置了「舉手過馬路」課程模組,為各校提供完整的教案、教材及示範影片,協助教師在課堂上有效推廣交通安全教育。此舉旨在透過系統化的教學資源,提升學生的交通安全素養,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


黃偉哲市長表示,推動「人本交通-停讓文化」政策,保障學童交通安全一直是市府施政的重點。去年,市府透過教育局、交通局、工務局及警察局等單位的密切合作,根據學校的實際需求,調整了93所學校周邊的標線標誌,遷移障礙物,協助指揮交通並取締違規停車,有效改善了校園周邊的交通環境。此外,已有23所學校與區公所、工務局合作,申請並獲得中央「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的經費支持,總金額超過3億元,致力於建置更加友善的人行環境,確保學童的通學安全。


教育局鄭新輝局長強調,國小學童身材較嬌小,透過「舉手過馬路」的動作,可以增加被駕駛人注意到的機率,讓車輛有足夠的反應時間進行減速與禮讓。此外,教育局也提倡行人應使用穿越線、不隨意衝出馬路、穿著明亮服飾等方式,提升自身的可見性。鄭局長提醒學生們,不僅在放學時間要謹記「停、看、轉、揮、動」五步驟,在日常生活中也應養成良好的過馬路習慣。同時,她呼籲駕駛人遵守「慢、看、停」的原則,共同維護道路安全,保護每一位孩子的生命與安全。


教育局進一步表示,相關的課程模組已全面上線於「臺南市交通安全教育網」,供各校教師自由下載與應用。全市各級學校亦已將交通安全課程納入教學計畫,並鼓勵各校申請成為交通安全模組的前導學校,根據各校周邊的道路環境,發展具特色的交通安全校訂課程。此外,教育局透過舉辦教師專業增能研習、大型車視野死角體驗活動、自行車安全騎乘教育等多元活動,全面提升學童的交通安全素養,努力減少交通事故的傷亡人數,打造一個友善且安全的交通環境。


此次「舉手過馬路」安全運動,不僅通過實地演出與課程推廣,深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也展示了臺南市教育局在交通安全教育上的堅持與努力。未來,教育局將持續推動更多元化的交通安全教育措施,確保每一位學童都能在安全的環境中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