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記者 林賢雲/台南報導
駐守台南永康超過七十年的「陸軍砲兵學校」今(30)日完成最後一趟搬遷作業,正式告別四分子營區,遷駐關廟湯山新營區。市長黃偉哲率隊舉辦「歡送與祝福」活動,代表全體市民向砲校官兵表達感謝,場面既隆重又動人。
活動中,砲校指揮官李少將致贈象徵使命與責任的「砲彈造型水壺」給市長,寓意市府將承接開發與建設的重任;黃偉哲則回贈一頂野戰帽,感謝官兵長年守護國土、護佑地方。兩人相互敬禮,象徵軍民情誼長存、精神永續。
永康砲校設於1952年,最初駐於四分子營區,後遷至中山南路現址。七十多年來,砲校與地方共同成長,見證台南從農業城市轉型為科技之都。
隨著都市擴張與訓練需求改變,砲校遷建案自1994年起展開討論,並於賴清德市長任內定案。2018年正式動土,歷經六年四個月施工,新校區順利完工。今年10月起陸續搬遷,今正式劃下句點,也象徵永康地區新篇章的開啟。
永康砲校原址由地政局接管,納入「永康創意設計園區」開發計畫,規劃為「科技產業服務與研發園區」與「生活服務專用區」,打造「北台南科技新門戶」。
全區開發完成後,將新增約20公頃綠地,另設置機關用地與產業發展區。
黃偉哲表示:「砲校離開後,永康不再是軍事禁區,而是全民共享的生活場域。」
一期工程已完成市立圖書館新總館與閱之森公園;二期區段徵收開發面積69.03公頃,預計115年啟動、118年底完工,市民將迎來結合文化、產業與休憩的新市景。
令人驚喜的是,園區設計特別將軍事元素轉化為創意景觀——
滑梯、攀爬架以砲彈造型打造,讓孩子在遊戲中了解歷史;防流彈土堤、老樹與六角崗哨則原地保留,見證砲校歲月;「親愛精誠」照壁未來將成為文化廣場與市集新地標。
地政局長陳淑美表示:「這不只是基地轉型,而是記憶的延續。從軍事到民生,從訓練到教育,這片土地的精神將繼續守護台南。」
砲校的離開,並非告別,而是傳承。七十餘年來,永康居民與砲校官兵之間建立的深厚情誼,將化為推動城市前進的力量。
當年砲聲隆隆的操場,如今將化為孩子們嬉戲的樂園;當年嚴肅的崗哨,也將成為市民週末散步的風景。
歷史翻頁,榮光延續。
#永康砲校 #台南發展新頁 #關廟湯山營區 #黃偉哲 #城市轉型 #軍民情誼 #北台南科技新門戶 #永康創意設計園區 #閱之森公園 #台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 #砲兵學校 #城市共榮 #歷史轉生 #老樹新芽 #公園城市 #台南新聞 #阿勃勒新聞雲 #Tainan #Yongkang #關廟新基地 #地方發展 #科技研發 #軍事記憶 #文化場域 #永康新地標 #城市故事 #公園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