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記者 劉悅儷/ 台南報導
隨著暑假腳步逼近,學生戲水活動日益頻繁,也讓溺水風險大幅上升。根據教育部體育署統計,近年來學生溺水事件多集中於7至9月,幾乎每年都傳出因戲水不慎喪命的不幸事故。以臺南市為例,近年重複發生學生溺水死亡意外的水域,多為開放的水圳或是海邊,這些場所普遍缺乏救生設施與急救人員,一旦發生意外往往釀成憾事。因此,學會水域自救及環境風險判斷,是降低溺水風險的關鍵。
戲水前瞭解「防溺訣竅-四要一不」,保護自己和朋友的安全:
一、 要注意:天氣變化要注意,出門前要看氣象預報。
二、 要安全:選擇合法戲水地點,別忽略「水深危險」告示牌。
三、 要暖身:下水前先暖身,不要長時間泡在水中。
四、 要冷靜:遇到溺水時,保持冷靜,拼命掙扎容易消耗體力。
五、 不嬉鬧:不要在水中嬉鬧、惡作劇,以免發生危險。
再次提醒家長及同學們,戲水要到有合格救生員的泳池或水域,不要因為看起來水位不高就輕忽危險,也請家長們多多關切孩子戲水活動的安全性,避免到已重複發生學生溺水死亡之危險水域,相關資訊可以到教育部水域運動安全網( https://watersafety.sa.gov.tw/ )查詢,讓我們一起守護孩子的暑假,快樂戲水、平安回家!
#暑假 #學生溺水 #戲水安全 #防溺四要一不 #水域自救 #溺水風險 #暑期活動 #臺南市水域 #教育部體育署 #氣象預報 #合法戲水地點 #水深危險 #溺水急救 #救生設施 #急救人員 #家長關心 #冷靜應對 #水中嬉鬧 #泳池安全 #水域環境評估 #孩子安全 #戲水注意事項 #防溺宣導 #安全回家 #水域運動安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