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記者 范繼如 / 台南報導
現代人追求搞笑影片與高壓生活,但吃咖啡、攝取甜食,可能讓你的胃「天天灼燒」,夜夜被胸悶、喉嚨緊縮、聲音沙啞等症狀吵醒。台南醫院肝膽腸胃科陳韋志醫師提醒:這可不是吃幾顆胃藥就能解決的事。
🔥 症狀不只是「火燒心」
陳醫師指出,胃食道逆流(GERD)除了典型的胸口灼熱與胃酸回流,還可能出現吞嚥困難、打嗝,更有慢性咳嗽、聲音沙啞、喘鳴、咳血、體重下降等多種「不典型症狀」。不只老年人,年輕族群也因外食、壓力、睡前吃宵夜和久坐生活方式,發病率急增。
🍩 生活「甜」命令:壞習慣百百種
常喝咖啡、吃甜食,或吃太快、躺下前又進食、穿束腹、抽煙喝酒、熬夜……這些都會干擾下食道括約肌功能,導致胃內容物逆流,症狀接連出現,逐漸損害食道健康。
💊 藥物治療是第一線,但不是萬靈丹
目前第一線用藥是質子幫浦抑制劑(PPI),例如Omeprazole。雖對大部分病人有效,但長期使用有人擔心骨質疏鬆、腸道菌群改變、肺炎風險等副作用。且部分人在停藥幾天後症狀就復發,依賴度高。
🔬 危機升級:慢性炎、狹窄、癌症風險
長期胃酸侵蝕可能導致食道炎、潰瘍、狹窄,甚至出現巴瑞特食道(Barrett’s esophagus)── 食道壞死變異,增加癌症風險,專家建議進行胃鏡檢查。
🛠 新利器:內視鏡抗逆流介入術
台南醫院引進內視鏡介入技術,利用燒灼或黏膜切除,重新「加強食道閥門」,使胃酸不再亂竄。臨床統計指出,約有七成患者症狀明顯改善,多數能在兩個月內減少或停用PPI。
此外,對已經發展為巴瑞特食道的患者,也可使用射頻燒灼術清除病變,已被美國胃腸病學會(ACG)納入處置指南。
✅ 避免「天天胃火燒」你該怎麼做?
• 飲食習慣調整:少量多餐、七分飽,避免辛辣、咖啡、甜食、酒精與碳酸飲料;餐後至少 2–3 小時再睡覺;細嚼慢嚥。
• 姿勢與生活調整:睡前抬高床頭、左側臥,避免壓力過大壓腹部;戒煙戒酒;適度運動與壓力管理。
• 定期胃鏡檢查:特別是長期逆流族群,提早發現巴瑞特食道或其他癌前病變。
• 治療策略升級:當PPI治療無效或停藥即復發,可考慮介入治療如內視鏡抗逆流術。
💬 專家建議
陳韋志醫師強調,治療GERD的終極目標不是僅止酸,而是預防併發症與癌變發生。陳醫師表示:「當你的胃開始燒、喉嚨有感、睡覺被症狀驚醒,就不要忽視,該檢查就要檢查。」
隨著代謝症候群、過重等問題提升,台灣每 3 人中就有 1 人曾逆流,而這種狀況有年輕化趨勢。即使介入治療已證實「安全性高、成功率佳」,長期追蹤仍然必要,但這已是治療難治型GERD患者的新選擇。
#台南醫院 #肝膽腸胃科陳韋志醫師 #胃食道逆流 #天天灼燒 #火燒心 #胃部不適 #GERD #夜夜被胸悶 #喉嚨緊縮 #聲音沙啞 #喝咖啡 #吃甜食 #吃太快 #躺下前又進食 #穿束腹 #抽煙喝酒 #熬夜 #質子幫浦抑制劑 #巴瑞特食道 #食道壞死變異 #加強食道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