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記者 陳俊文 / 台南報導
少子化加上銀髮族人口遽增,照服員是未來不可或的人力需求,因應而生的照服員行業,過去沒有認證,病人沒保障,台南市早在民國七十七年九月就成立「台南市病患家事服務業職業工會」,目前已有上千餘認證會員,有需求的民眾可請工會幫忙轉介優質照服員為病患服務。
身兼病患服務工會理事長和社團法人台灣照顧服務家事協會監事召集人的葉涓涓表示,早期照服行業都是需要的人委託鄰居或親友幫忙,沒受過專業訓練,以陪伴為主。民國七十幾年時,十二小時才領六百元工錢,一個小時只有五十元,後來經她爭取,也不過改成十二小時一千兩百元,再經工會多年慢慢努力,才有現在的一天二十四小時三千元、公立醫路像成大醫院一天二千六百元的工資。
葉涓涓指出,乍看工資覺得很高,仔細算一個小時只有一百二十五元,遠比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還低,工作時間長之外,她們還要換尿布、清創、抽痰、陪洗澡,其實都是高危險動作,若抽痰失敗或跌倒,責任都歸照服員,壓力也很大。
葉涓涓表示,照服員從早期的病服員轉變而來,為了提升照服品質,她們在民國七十七年邀集三十位會員創會,沒資源、沒輔導,也沒人看得起 ; 從照顧自家病人,到成立人民團體、爭取加保、設立工會,她們一直在為制度找缺口、補破洞。現在的單位如果只看利益、只想做大,不走基層是撐不久的。
過去病服員都是黑箱作業,目前政府委託工會辦理考照工作,一年舉辦至少三場,每一場都在三、四十人,上課合格後發給照服務員證照,可至醫院或家裡照顧病患,但照服員「永遠不夠用」,拿到證照後真正從事這個行業的只有一成,會留下來做的,都是真正缺錢的人,工會就碰過一對做生意失敗的夫婦,兩人都考照後投入二十四小時照服工作,靠此工作東山再起。
民眾若找不到好的照服員,也可來電請求該會協助。葉涓涓指出,早期陸配照服員升格變成病患太太、照服員向病患借錢的缺失,都可利用工會的轉介篩選過濾。
#少子化 #高齡化社會 #照服員需求 #台南照服員 #照顧服務 #病患照護 #家事服務工會 #照服員證照 #工會轉介 #高風險工作 #薪資過低 #24小時照服 #人力短缺 #照服品質 #葉涓涓 #制度改革 #照服職業認證 #專業訓練不足 #成大醫院 #勞動權益 #轉型成功 #照護壓力 #病服員黑箱 #東山再起 #照服行業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