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記者 林賢雲/台南報導
清晨六點,天光還未大亮,林先生像往常一樣起床準備牽著毛孩巧克出門散步。但今天,他卻發現毛孩站不起來了。原本活潑愛奔跑的老狗,後肢明顯無力,甚至無法站立,只能坐在地上,讓人看了心疼不已。
打針吃藥後,有明顯改善
他立刻帶著毛孩前往動物醫院就診。經蘇院長初步診斷,毛孩可能因為年齡增長導致的關節退化或輕微扭傷,再加上心臟問題潛藏多年,造成肢體活動上的困難,短期需要打針與吃藥。
「平常都還能陪我散步幾圈,今天怎麼一下就癱下來了……」林先生聲音顫抖地說道。
動物醫院蘇院長表示,像這樣的情況其實並不少見。許多中大型犬在進入老年期(約7~10歲以後),會出現:
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症
心臟擴大或心律不整
肌肉量流失,影響穩定性
椎間盤壓迫或神經退化現象
這些問題不一定立刻讓毛孩倒下,但牠們可能會開始不愛走動、上下樓梯變得吃力、或是在坐下時顯得僵硬緩慢。如果不提早注意並進行保養與管理,某天可能就會像林先生的毛孩一樣「突然站不起來」。
動物醫院提供以下照護建議,讓毛孩的銀髮生活也能過得自在健康:
至少每半年一次的全身健康檢查,特別是心臟、關節、脊椎與血液項目。提早發現、及早管理,是延長毛孩生活品質的關鍵。
雖然運動有助於維持肌力與關節靈活度,但不建議劇烈奔跑、跳躍或長時間散步。可選擇短時間、多次的緩和散步,避免一次過度負荷。
諮詢獸醫後,適度補充葡萄糖胺、軟骨素、魚油等保健品,對關節與心臟都很有幫助,也能減緩退化速度。
毛孩的老去雖然無法避免,但我們可以選擇怎麼陪牠走過每一步。從調整日常生活開始,注意牠每個微小的變化,就是給毛孩最深沉的愛。如果發現毛孩有突然行動遲緩、後肢無力、食慾下降或精神萎靡等症狀,請務必儘早就醫。尤其是老年犬貓,任何小徵兆都可能是大問題的開始。
讓我們一起守護牠們的晚年,因為牠們的餘生,只想與你安然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