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綜合醫院林亭妤醫師提醒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威脅嬰幼兒及密集生活群體,接種疫苗為有效防範措施
2024年 10月22

郭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林亭妤

記者林賢雲/台南報導

有聽過猛爆性肝炎,有沒有聽過猛爆性腦炎? 台南郭綜合醫院小兒科醫師林亭妤表示,猛爆性紫斑腦炎致死率高達百分之四十,尤以嬰幼兒易罹患,請家長提高警覺。

郭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林亭妤表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一種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嚴重侵襲性感染,全球每年估計有120萬例病例,而台灣每年約有10至20人感染。這種疾病可影響所有年齡層,但嬰幼兒及密集生活群體如軍營、宿舍的學生等特別容易感染。

典型症狀包括發燒、劇烈頭痛、噁心、嘔吐、頸部僵直以及神經學症狀如精神錯亂(譫妄)。根據統計,約75%的病例可在血液中發現腦膜炎雙球菌,即便使用合適的抗生素治療,死亡率仍高達10%至15%。此外,約5%至20%的患者會直接進展至敗血症,出現猛爆性紫斑、休克、急性腎上腺出血及多重器官衰竭,死亡率更可高達40%,倖存者中有20%可能出現癲癇、聽力喪失、智力損傷等後遺症。

林醫師特別強調,1歲以下嬰兒的症狀較不典型,可能僅表現為發燒、嘔吐,或躁動不安、哭鬧、不易餵食,這些症狀容易被忽視,因此對於嬰幼兒的早期診斷更具挑戰性。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傳播途徑主要是接觸感染者或帶菌者的喉嚨和鼻腔分泌物,或經由飛沫傳染,特別容易在家庭、軍營、宿舍等密集環境中擴散。統計顯示,青少年及年輕成人的鼻咽部無症狀帶菌率可能高達10%,其持續時間可達數天至數個月不等。

台灣約30%的病例發生在4歲以下幼童,且這個年齡層的重症率最高。林醫師提醒,高風險族群如嬰幼兒、老年人、密集群體生活者及免疫力較低者,應特別注意預防。

目前已知最有效的預防方法是疫苗注射。針對B型腦膜炎雙球菌,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建議,2個月以上的民眾可考慮接種B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四成份疫苗(4CMenB),尤其是嬰幼兒及密集生活者。該疫苗可與其他疫苗同時施打,有效提高抗體水平,降低感染風險。民眾可至醫院自費施打,以保護自己及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