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警五分局 製多國語言持續宣導「微電車掛牌上路」
2024年 12月4

記者林賢雲/台南報導

為加強管理微型電動二輪車的安全及合法使用,政府已正式將其納入交通管理範疇,自11月30日開始執法。微型電動二輪車因其操作簡單且不需考照,受到學生、長者及外籍移工的青睞,但過去因缺乏監管而衍生出不少安全隱憂。臺南市第五分局自上路首日便積極取締違規,同時透過多國語言文宣進行宣導,力求讓更多人了解相關規範。


為提升微型電動二輪車的使用安全,臺南市第五分局自11月30日執行掛牌納管規定,截至12月3日已在北區查獲22件未依規定領牌的違規案件。同時,為擴大宣導效應,分局設計多國語言文宣,前往臺南火車站及臺南公園週邊外籍移工聚集的飲食店等重點地區,向使用微電車的族群傳遞相關規範。


微型電動二輪車不需考照且價格親民,成為學生、長輩及外籍移工的代步工具。然而,因部分使用者改裝車輛以提升速度,導致安全事故頻發,甚至引發車輛起火等危險情況。此外,外籍移工騎乘微電車的肇事比例偏高,過去未納管的情況使其成為交通安全死角。政府為加強管理,制定相關法律,要求車輛必須經檢驗合格、領牌並投保強制責任險後方可上路,騎乘者需年滿14歲並配戴合格安全帽。


第五分局指出,未經檢驗領牌的車輛不得上路,違者將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71-1條處以新臺幣1200元至3600元罰鍰,並當場禁止行駛且移置保管。此外,違規改裝車輛者將處以1800元至5400元罰鍰。分局強調,將持續針對未領牌、使用偽造牌照及違規改裝的情形進行查緝,維護交通秩序。

分局長洪宏榮呼籲,騎乘微型電動二輪車應遵守交通規則,實踐三不三要原則:


他強調,遵守規範不僅是保障用路人安全的基石,也能讓自身騎乘更加安全。

英文版宣導

印尼文版宣導

泰文版宣導

越南文版宣導

為提高外籍移工對新規範的認識,第五分局設計了泰文、越南文等多國語言文宣,深入外籍移工聚集區進行宣導。分局期望藉此讓更多人了解並遵守相關規範,共同維護道路安全。


第五分局提醒民眾,微型電動二輪車的合法使用不僅是個人責任,更是促進交通安全的重要一環。分局將持續加強執法與宣導,確保市民能在安全的環境中安心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