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不等於絕望!郭綜合醫院創新照護助患者逆轉洗腎風險
2024年 12月10日
郭綜合醫院腎臟內科 姜林文祺主治醫師
記者林賢雲/台南報導
洗腎,對許多腎病患者而言曾是難以避免的未來。然而,隨著醫療進步與早期診斷技術的提升,慢性腎臟病(CKD)的患者未來可以有更多選擇。郭綜合醫院腎臟內科姜林文祺主治醫師指出,早期發現與積極治療能顯著降低洗腎風險,讓許多患者成功延緩甚至避免腎臟衰竭,擁有「腎利人生」。
洗腎風險並非無法避免,但關鍵在於「早期發現、早期介入」。姜林文祺醫師分享:「末期腎臟病與其他慢性病相似,透過早期診斷與治療,可有效減緩病程,甚至大幅降低洗腎風險。」他強調,在第三級後期慢性腎臟病階段進行積極照護,是扭轉病情的重要契機。
根據台灣研究數據,18歲以上成人的慢性腎臟病盛行率約為12%(約200萬人),其中第三級後期慢性腎臟病的患者約占1.8%(約30萬人)。對這些患者而言,規律生活型態與現代化腎臟保護療法的結合,將是避免病情進一步惡化的重要關鍵。
郭綜合醫院腎臟科近期的兩則成功案例,充分展現了早期治療的成效:
案例一:85歲吳先生
吳先生患有糖尿病且控制不佳,伴隨高血脂與長期吸菸史,最近半年腎功能異常,經診斷為第三級後期慢性腎臟病。初診時五年洗腎風險高達3.79%。經過一年積極治療與照護,其腎絲球過濾率維持穩定,五年洗腎風險下降至0.81%。案例二:60歲江女士
江女士長期受痛風與高血壓困擾,並因頻繁使用止痛藥導致腎功能異常。她的五年洗腎風險初診時達9%,但經過一年治療,風險降至2.02%。
「腎力密碼」的運用是郭綜合醫院的亮點之一。透過分析年齡、性別、腎絲球過濾率及尿中白蛋白與肌酸酐比值,可準確評估慢性腎臟病的嚴重程度,並進一步計算患者的洗腎風險。
此外,醫院提供的三大腎臟病照護策略,包括:
健康生活型態:規律運動、戒菸、維持健康體重。
腎臟保護藥物治療:採用最新的血管張力素抑制劑、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等藥物。
合併症管理:如控制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與痛風等。
隨著醫學研究的發展與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腎臟病的治療進入了全新紀元。郭綜合醫院透過專業團隊與全面性照護計畫,幫助患者有效降低洗腎風險。對於腎臟病患者而言,腎臟健康的逆轉不再是夢想,而是透過努力與醫療資源可實現的目標。
**附註:**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治療或預約門診,請聯繫郭綜合醫院腎臟內科,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