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後壁區菁寮國小前道路無積水。(水利局提供)
記者林賢雲/台南報導
臺南市十三日凌晨突遭強烈雷雨襲擊,後壁、白河、東山等區短時雨勢驟增,累積時雨量高達81毫米。所幸市府防汛超前部署發揮效用,經啟動緊急應變措施後,全市未傳出任何淹水災情,展現出防汛整備的高效與即時。
根據中央氣象署發布的大雷雨警報,13日凌晨台南列入警戒區,雨勢持續長達2小時30分鐘。水利局統計,最大時雨量出現在後壁區(81毫米)、白河區(76毫米)與東山區(53.5毫米);最大10分鐘雨量則集中在後壁(29毫米)、善化(24.5毫米)與柳營(24毫米)等區。
市長黃偉哲對此強調,隨著汛期接近,夏季午後熱對流所引發的短時強降雨將成常態,市府防汛團隊須時刻戒備、滴水不漏,將市民生命財產損失降至最低。
水利局指出,臺南目前共公告165條市管排水渠道,並管轄66座抽水站、26座滯洪池及1,840座水門,近期已全面完成設備檢修、油料補給及運轉測試,確認全數運作正常。此外,513台大型移動抽水機也已完成整備,其中488台預先部署於低窪地區,其餘25台作為應急支援備用。
為搶在豪雨發生前爭取蓄洪空間,南市現有60座滯洪池及埤塘將依氣象預報實施預洩策略,以提升防災彈性。
在智慧防災方面,台南首創全國「物聯網防災系統」,針對易淹地區建置320處淹水感測器、110處水位站、32處雨量站與107處即時監視影像,並持續維護以確保100%妥善運作。此次雷雨事件即透過該系統即時監測、迅速應變,成功化解淹水危機。
市府呼籲市民,面對極端氣候時代,除了政府努力強化防災體系,也需市民共同警覺並配合預警資訊,攜手打造更安全的韌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