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記者 林賢雲/ 台南報導
近來全台車禍事件頻傳,尤以高齡駕駛與「煞車失靈」為主因的交通事故備受關注。在事故現場迅速清理之後,表面恢復平靜,但潛藏的安全隱憂卻未曾真正解除。
在台灣高科技產業重鎮—南部科學園區(南科),車流密度與日俱增,交通壓力持續上升,問題正逐漸浮上檯面。據本報訪查,南科北路與西拉雅大道交會處,特別是由西拉雅大道右轉進入南科北路時,機車與汽車常在車道銜接處爭道搶行,上班尖峰時段更是亂象叢生。
在南科工作的陳先生就向本報表示:「這個路口常有擦撞或險象環生,特別是機車族要直行時常被迫與匯入的汽車爭道。如果再遇到汽車駕駛人說‘煞車失靈’,後果根本不堪設想。」
實際上,「煞車失靈」雖常被提出作為肇因,但其真實性與機械檢測結果往往難以查證。在車流密集、號誌設計未盡完善、駕駛人防禦意識不足的情況下,一場「機械故障」可能引爆更大規模的人員與經濟損失。尤其南科身為台灣科技產值的重要命脈,任何交通事故都可能間接影響產線運作、人員調度與企業形象,代價難以估計。
因此,面對這類高風險路段與潛在危機,我們不能再僅以「運氣好沒出事」來看待。政府應儘速進行路口動線優化、機車道與車道分流改善,並提升監控設施的智慧程度;企業與駕駛人也需共同負起責任,強化車輛保養與安全駕駛訓練。
事故從不會事先預告,但預防可以即刻開始。別等下一場車禍成為社會熱議時,才驚覺那本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