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記者 范繼如 / 台南報導
南科周邊的樹谷大道與紫楝路口,近期因調整科技執法項目,新增機慢車道超速偵測,引發民怨。自7月27日至8月24日,該路段已開出近千件罰單,其中嚴重超速(超過速限40公里以上)就有292件。不少南科上班族表示,短短一個月內就收到了3、4張罰單,金額從1,400元到高達12,000元不等。
昨(29)天上午,超過百名居民聚集在現場,手持資料並口頭陳情,認為「速限過低」、「標誌被遮蔽」、「取締日期不明確」,甚至有人直言「連續開單等於半年薪水都被扣光」。
速限過低難以遵守
居民指出,該路段主幹道限速60公里,但機慢車道僅40公里,落差過大,駕駛難以適應,容易一不注意就觸法。
警示標誌不清晰
多位居民拍下照片,顯示警示標誌部分遭樹木枝葉遮蔽,尤其夜間經過時更難辨識。有人說:「早期完全沒LED警示燈,最近才裝上,但之前就已經連續收到罰單。」
公告與取締日期不符
市警局宣導圖卡上寫明「10月18日正式執法」,但居民8月就已接到罰單,質疑「明明還在宣導期,為何提前開單?」
市議員陳怡珍昨天邀集交通局、經發局、警察局至現場會勘,並提出五點結論:
速限調整:由交通局、樹谷園區服務中心、南科管理局研議調高樹谷大道雙向整段慢車道速限至50公里,並設置明確標誌提醒用路人。
即時通知:請警察局比照檢舉違規簡訊通知措施,儘速通知遭科技執法取締的民眾,避免「二次處罰」情形。
適法性疑義:針對民眾質疑的公告日期、取締機制轉向時間與開單合法性,要求警察局及交通局妥善回應並處理申訴案件。
宣導改善:警察局宣導圖卡排版不佳,且與網路公告略有出入,應加強宣導資料的正確性,避免誤導民眾。
暫緩慢車道取締:在速限調整完成前,固定桿應以取締快車道超速為主。
科技執法要贏得民眾信任,必須兼顧「安全」與「公平」。清楚的速限規範與正確的資訊傳達,才是減少事故與紛爭的關鍵。
#南科 #樹谷大道 #連環罰單 #速限過低 #科技執法 #居民抗議 #交通正義 #罰單爭議 #標誌遮蔽 #提前取締 #市議員會勘 #調高速限 #撤銷罰單 #交通安全 #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