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設計師變身畫壇傳奇
從旅館業受挫到藝術人生
2024年 11月5日

記者林賢雲/台南報導

陳聰,外號「一刀」,是一位擅長刀繪的藝術家,從一把畫刀到大山大河,以極具視覺震撼的作品吸引了眾多觀眾。然而,他的藝術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從建築設計師到旅館業者,再到獨特畫風的開創者,這段充滿轉折的人生讓他的作品多了一份厚重的情感。


陳聰最早在中影文化城繪製電影海報,為他的創作生涯埋下藝術的種子。隨後,他進入建築設計領域,並因著對台東自然風景的熱愛而決定定居於此,甚至購入一棟七層樓的房產。然而,房市的不景氣讓他的計畫落空,為了避免資金套牢,他轉而經營旅館。面對旅館內藝術擺設的需求,陳聰興起了自行創作的念頭,這成為他投入畫壇的契機。


「一刀一流」之名,源自他僅使用一把小小的油畫刀來完成整幅作品的獨特技法。陳聰在創作過程中,不換工具,純粹依靠畫刀雕琢線條與色彩,使每一筆都充滿力度與情感。他坦言,這種「刀」的技法不僅是一種挑戰,更是一種信念:「一刀到底,講求的是勇敢面對,這種專注讓我從挫折中找到了新的力量。」他的作品充滿著氣勢與生活歷練的結晶,讓觀眾感受到創作的真實情感。


在創作中,陳聰尤其熱愛描繪自然。他回憶起為了畫出太魯閣的壯麗景致,曾連續四天每天徒步10公里以上,遍訪砂卡礑、溪流等地,尋找最震撼的角度。這份執著不僅讓他在藝術界獲得聲譽,也感動了許多熱愛自然的觀眾。「我覺得畫畫就是在捕捉自然的瞬間,透過我的刀尖,能讓這些瞬間被長久地記錄下來。」


多年來,陳聰的創作旅程不斷轉變。近年他遷居台南,喜愛當地緩慢的生活步調,也讓他的畫風多了些溫和的韻味。他表示,藝術如人生一般,不應拘泥於一種模式,應該隨心所欲、自然沉浸。他的「一刀一流」技法,從0號畫刀到300號,從名山大川到刻劃人生起伏,成為他在藝術之路上的見證。


陳聰對藝術教育懷抱熱情,他致力於將「玩畫學笑」的理念傳遞給下一代,尤其在偏鄉學校開展藝術推廣,讓學生透過輕鬆的學習氛圍,體會藝術的自由與美。「只要一顆赤子之心,任何人都能在藝術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天地。」他期盼用自己的經歷啟發年輕人,讓藝術成為他們的終身陪伴。

作品名稱 : 太魯閣

作品名稱 : 芭雷

作品名稱 : 芭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