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藝術家揚·馬丁·沃斯奎爾在嘉義泰郁美學堂
展現創新邊界的藝術探索
2025年1月11

荷蘭建構藝術家揚·馬丁·沃斯奎爾(Jan Maarten Voskuil)

記者林賢雲/台南報導

荷蘭建構藝術家揚·馬丁·沃斯奎爾(Jan Maarten Voskuil)由虫二藝術代理,近期在嘉義泰郁美學堂舉辦個展《觀・點》,以前所未有的創新視角,挑戰藝術邊界,展現出他對空間、幾何與形式的深刻探索。這場展覽不僅呈現了他從具象到抽象的藝術演變,更讓觀眾體驗到思想與形式交融的視覺饗宴。



在藝術邊界不斷被突破的當代,荷蘭建構藝術家揚·馬丁·沃斯奎爾(Jan Maarten Voskuil)以其獨特的創新視角,在嘉義泰郁美學堂舉辦了個展《觀・點》,吸引眾多藝術愛好者前來探索。他的作品從具象逐步邁向抽象,結合空間與幾何的設計,挑戰傳統繪畫的界限,創造出前所未見的三維結構與光影效果。


沃斯奎爾早期以具象繪畫為起點,專注於「明暗對比」(claire obscure),展現光影變化的細膩美感。但隨著創作的深入,他逐漸感受到歷史的重量與空間的可能性,開始簡化畫面,將畫布拉伸成三維結構,用光與暗具體呈現空間感,使作品更具現代感與深度。

在《觀・點》展覽中,沃斯奎爾打破了畫布與框架之間的傳統界限,通過重構畫框,創造出光滑曲面,融合幾何設計與單色繪畫,讓作品與六、七十年代的極簡主義遙相呼應。他的藝術不僅僅停留於平面,而是進一步探討三維結構,讓觀眾在作品中感受到空間的層次與變化。


展覽的核心作品《書寫的起源》由四個模組化的「立體主義圓」組成。沃斯奎爾透露,這些圖案讓他聯想到中文書寫系統,透過交織融合形成新的形狀與結構。《書寫的起源》延續了他早期《愚蠢的顏色字母表》系列的探索,深入探討空白與色彩的雙重性,並挑戰觀眾對空間的既定認知。


沃斯奎爾的創作深受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與汎·杜斯柏格(Theo van Doesburg)的影響,但他在此基礎上加入了曲線與數學精準設計,突破了風格派(De Stijl)的傳統框架,開創出獨具特色的三維結構。他認為:「藝術不僅僅是視覺的享受,更是思想的實踐。」透過模組化設計,他模糊了繪畫、雕塑與建築之間的界限,為觀眾呈現既深邃又引人入勝的藝術體驗。

Jan Maarten 沃斯奎爾的《觀・點》不僅打破了傳統藝術的界限,將繪畫、建築與設計融為一體,更將荷蘭藝術的傳統與當代創新完美結合。他的作品邀請觀眾重新思考空間與形式的可能性,並在哲學與視覺的雙重層面帶來全新的享受。此次展覽為嘉義的藝術愛好者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機會,親身感受前衛藝術的魅力與思想的碰撞。

活動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