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記者 陳俊傑 / 台南報導
我不是個愛買一堆書但不看的人,也不喜歡當個「被書追著跑」的人,但元旦趁著北極殿送天師拍照的空檔,我到書局買了萬城目的豐臣公主,只因對萬城目有深厚的信心。而萬城目也是伊坂幸太郎、東野圭吾、森見登美彥充斥在我架上,檔期緊湊時唯一能「插隊」的作者。
大阪城
看書名就知道本書和日本戰國時的一代梟雄豐臣秀吉有關,而本書正是擅長以歷史為素材的萬城目,以其故鄉(也是豐臣秀吉的大本營)-大阪為場景的書,有人將這本書和鹿男(奈良)、鴨川荷爾摩(京都)並稱為萬城目的「關西三部曲」。
還是先簡單說一下日本的「戰國史」。第一個是「杜鵑不啼,我就殺了牠」的織田信長,但他在京都本能寺遇襲,至今死因仍是無頭公案。繼之而起的是「杜鵑不啼,我想辦法讓牠啼」的豐臣秀吉,原為織田侍從的豐臣掌握天下後,建立了大阪城。豐臣秀吉死後,「杜鵑不啼我慢慢等待牠啼」的德川家康,在關原合戰中打敗豐臣秀吉之子豐臣秀賴,並挾天子以令諸侯,將天皇及國都從關西遷往江戶(東京),自此日本的重心轉往江戶,當時日本的和歌就這麼唱:「織田先搗舂,羽柴(豐臣)揉捏天下糕,躺著吃的是德川。」
就是刻有「國家安康、君臣豐樂」的萬國寺梵鐘,讓德川家康有藉口將豐臣家族滅族
京都祭祀豐臣秀吉的豐國神社
養源院-離豐國神社不遠,祭祀豐臣秀吉最疼愛的小老婆「茶茶」
豐臣秀吉生前貪財、好色,所以豐國神社位在京都女子大學、京都女子高中附近,參拜有耀收200日圓
取得天下的德川家康,也如同中國歷史上的皇帝,「臥榻之側,豈容人酣睡」,於是利用「萬廣寺鐘銘事件」,征討豐臣的遺族。即京都萬廣寺一口19公尺高的鐘倒塌了,豐臣秀賴重修,並刻上「國家安康、君臣豐樂」,家康說,該鐘文詛咒家康一分為二(像不像中國的文字獄?),於是對豐臣遺族發起大阪「冬之陣」、「夏之陣」戰役,對豐臣一族趕盡殺絕,並摧毀豐臣秀吉建的大阪城,並在其上建新的大阪城。
德川家康對政敵的殺戮,在大阪人眼中是欠缺勝利者風範的行為,而關東人暴發戶式的崛起也讓大阪人不爽,例如江戶人將大阪來的貨品稱為「下物」。
於是,萬城目筆下一個名為「大阪國」的國家形成了。其目的是守護豐臣一族的血脈,其人民為大阪的男人,理由是看不慣德川一族太超過,其運作是父子口耳相傳,父親臨死前帶兒子進地底下大阪國議會廳成新的國民,至今存續約400年。當豐臣的遺族發生危險時,大阪國的總理大臣會發出訊號(大阪城染紅),號召大阪國的人民「走上街頭」。而此一地下組織在幕府結束的明治天皇時和新政府訂下契約,由政府撥經費維持運作,除大阪國人民,沒人知道該組織。
故事的開始是東京來的國家「會計檢察院」到大阪對政府單位做例行查核。三位調查官中,帶頭的松平元是精明強悍的工作狂,人稱「鬼之松平」,松平也是德川家康的舊姓。第二個是人稱「奇蹟鳥居」的鳥居,取自歷史著名人物鳥居強右衛門;第三個為女調查官叫旭,旭在日文和「朝日」同音,取自豐臣秀吉因懷柔政策下嫁德川家康的妹妹朝日姬。而旭和松平原本是大阪人。
而大阪派的代表則是豐臣一族的「王女」(公主)橋場,橋場在日文和豐臣的舊姓羽柴同音。在她身旁守護的是她兩個青梅竹馬的同學真田大輔(取自日本歷史上深得大阪人心的真田幸村)和島(取自豐臣親信石田三成的家臣島佐近)。
東京來的調查官在大阪查核時,一連串陰錯陽差(或許是有人刻意安排),為避免「亡國」的大阪國總理大臣,啟動「國安機制」,於是,工商停擺、大眾交通工具罷工,看到信號的大阪國人(並非所有住在大阪府的人),群起走向大阪城展開和松平的對話…..
雖然書評認為和先前著作相比,這本書沒緊湊的節奏,卻有如交響曲的壯闊感,但我對它的看法,可套用投信的話:「不如預期!」以大歷史為背景,壯則壯矣,但結構比較鬆散。而「保護血脈」這條線有似曾相識之感(很希望只是我的誤判而非萬城目江郎才盡),有達文西密碼中的共濟會守護聖杯的影子,甚至里見八犬傳、趙氏孤兒都有一點點相同的「梗」,遠不如會說話的鹿、帶領小鬼打仗來得生動有趣。結合歷史、神話要恰到好處,這本書感覺是有些牽強!
人物方面,鹿男裡略帶神經質的男主角、鴨川荷爾摩騙吃騙喝的安倍及怪咖高村,會讓人想起九品芝麻官裡的周星馳、吳孟達,即使電視一再重播,每次看到還是會忍不住笑出來。但本書裡的神奇鳥居,感覺是有些刻意營造出來的,好像是故意和旭做對比似的角色,像是吳孟達在朱延平的片子和童星搞笑般,有點誇張、做作。而一直想變女生的真田大輔,不管別人眼光執意穿起水手服,萬城目可能想表達的是人該為自己而活的想法,但在真實生活中,再怎麼女性化的男生應該也不敢公然變裝成「制服妹」吧?而萬一這男生又是「如花」級的?
當然,本書有許多情節也很棒,例如一般的大阪國男人一生只能進國會議事廳兩次,一次是隨父親進去接受指派,一次是帶兒子進去「交接」任務,很有傳承的味道,而每次進議事廳,父子必定要在隧道中行走一、兩小時,在親情逐漸單薄的現代社會,父子在隧道中的獨處情節,令人倍感溫暖。而原本屬於「敵對」陣營的松平,在知道這項傳統時,恍然明白,他那和母親離婚的父親,為何在臨終前想見他一面,也明白他當年狠心的拒絕將成為其終身的遺憾。
萬城目接受訪問時表示,這書最想表達的是那種明知存在但又不會正經八百地說出來的兩字-傳承。在他心中,故鄉大阪永遠是最美的城市(很希望台南人也有這種感覺)。他說,德川家康比豐臣和織田幸運的是,活得夠久,而他將日本的重心由關西遷往東京,四百年來,大阪人心中衍生出一種獨特的、類似賭氣的性格-愛開玩笑、討厭政府。他認為,台灣一定也有類似的城市。我們台南不就是嗎?在政府長期重北輕南的政策下,台南人如今許多方面不如台北、台中,但台南人以古都、府城自居的心理,就是對歷史、文化的光榮感,台南人有王建民的靦腆笑容,但有時也會展現郭泓志不服輸的霸氣。
就像曾問過一些小吃老店,為何台南的食物偏甜?有人回說,兩、三百年前,糖是很珍貴的,只有台南附近地區有生產。台南人的東西偏甜,除有就地取材的便利性,還有一種好客、驕傲的心理吧!
我同學認為,作者將父子在隧道獨處傳承,寫得很有人生哲理,而橋場拿著滅火器大鬧黑道的事務所,也相當有魄力。但故事脈絡及傳說色彩不具說服力,而且萬城目有太過於商業化的傾向,若作者在下筆之初就考慮拍成電影或電視時的畫面,寫作格局就走樣了。人氣作家的成功經驗,有時反而會成毒藥,成就將遠不如窮困潦倒的作家,他深怕過的太幸福的萬城目,會少了一個讓我們幸福的作家!我也希望,萬城目再發揮京都大學學生天馬行空的想像,畢竟如也是京大的森見登美彥(兩人被稱為『京大雙壁』),才讓我們在忙碌之後,有種幸福的溫暖感!
最後要說,萬城目在本書中還是有些很經典的對白,如鳥居說的,「分不清是夢還是記憶的感覺」,真的人生到某階段,回首前塵,許多事分不清是夢是幻、是雨是淚?此外,萬城目以一個男生說出女生的想法,也是很精彩:男人都是愚蠢的動物,所以拼了老命想憑自己的力量守護什麼重要的東西。不要去管他們,即使發現他們在做什麼,也要假裝沒看見……。
總之,對這本新書,我的看法是:不滿意但還能接受啦!
#豐臣公主 #萬城目學 #關西三部曲 #大阪國 #豐臣秀吉 #德川家康 #織田信長 #戰國歷史 #大阪城 #地下組織 #父子傳承 #京大雙壁 #森見登美彥 #鹿男與鴨川 #歷史小說 #日本戰國 #大阪精神 #台南共鳴 #讀書心得 #小說書評 #愛書人 #文化傳承 #閱讀人生 #歷史與小說 #熱血分享